周华先生曾经提到,他的人生动力很简单,小时候就是为了给父母争光,因此在部队大院里养成了一种不服输的劲头,而且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比别人做得更好。初三时他参加一个800米赛跑。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很难跑的竞赛,开始跑太快很可能就会没后劲儿,跑太慢就落下了。同组比赛的有个同学每年都是环城赛跑第一。但周华当时就说:“我一定会赢他”。最后一圈时周华跑第二,但想这么累跑第二也太亏了,于是他就拼尽全力冲刺。可跑在前面的同学看他追上来了,也马上加速,结果他们俩就较上劲儿了。当时他们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就看谁更想争第一。就在这个时候,他那个同学先放弃了,结果周华得了第一名。跑完后周华感觉差点儿要累死了,但他觉得值,因为拿了第一名。可见,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最厉害的不是身体,而是信\
当来到澳大利亚的时候,周华两手空空,既没有永居身份,也没钱,于是他就想,虽然自己其他方面不如别人,但有几点是比别人强的。第一是他的勤力程度,第二就是他的态度。因为他知道人要想成功,消极的态度是不能带来任何好结果的。因此,当时他就决定不管出现任何问题,都要积极地面对,积极地寻找答案。美国石油大亨、亿万富翁亨利·亨特讲过一句话,“你能不能做成一件事情都是对的,你能不能成功都是对的”。我们消极地考虑一件事情和积极地考虑一件事情所用的脑力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不积极一些呢?当时周华和太太说,五年后,要给她买一辆奔驰和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可当时他连钱怎么挣,多长时间才能挣到都不知道。但是他坚信在澳大利亚这样的社会里,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哪怕六年、七年,结果是一定能达到的。于是他就去奋斗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华向一个名叫做约翰逊的成功商人请教,说他除了英语什么也不会,但浑身是劲儿,这样的他能成功吗?约翰逊说“当然能!”并且讲了三点:第一,在思想上永远要走少数人走的路。因为生活中95%的人对于成功和致富是没有答案的,不要跟着他们走;第二,在你面对人生当中的一些选择时,如果你身边的亲人或朋友给你说什么,千万不能听没有成就的人的话,一定要听已经有所建树的人的话;第三,尽快在一年内赚10万澳元,因为这是一个心理障碍,当你过了这个坎儿,你就会看到20万、30万、50万……”于是周华就按照他说的开始找工作,看哪个工作能一年赚10万,而且又愿意聘用他。那时澳洲经济萧条,唯一能挣10万又不要经验的工作就是销售。他就是这么起步的。从1991年到1998年,他就是一门心思地赚钱,觉得钱赚足了,到了一定的境界,就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可过了七年后,他没有做到,尽管收入一直在增加,但始终在几十万元上下徘徊。当时他就想一年赚100万,或许到那时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可怎么去挣,多长时间去挣,还是一点儿概念没有。到了1998年,他意识到可能是思维的局限,因为所有的招数都使出来了,可还是没有结果。
1998年1月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那时一年收入50万的他,已经很不错了,两辆大奔、一辆宝马,房贷也还清了,还有一些钱可以投资,但却感觉离一年挣100万的目标越来越远,因为那时他真的已经黔驴技穷了,而且觉得越干越累。这时候他遇到了一个与自己几乎是同时来澳洲的人,同样是七年,这个人已经有20套房子,而且开着一辆全新的宾利,价值50万澳元。于是周华就问他是怎么做到的,经过一番长谈,周华意识到一个人在打工赚钱的同时还要学会投资,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靠打工,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突破收入的局限,因此必需要运用一部分钱进行投资。很多周华身边的朋友都劝他不要太天真,天上即使掉下来馅饼,也绝对砸不到他头上。这时周华想起约翰逊先生说的要跟着有结果的人学习,再加上他胆子大,认准的事情就敢做,所以那一年他也买了七套投资房。当时澳洲华人圈里没有这个意识,认为买房子就是自己住,所以当周华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以后,他就想把这个理念推广出去,帮助更多的华人走上致富的道路,提升我们华人在海外的地位,进入上流社会。
周华的经验告诉我们,当你改变了你的思维,改变了你的行为方式,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任何一个人,只要你清楚自己的目标——就像汽车里的卫星导航器,只要你输入准确的地址,它总会带你找到你想要到达的地方。有时可能会走点儿弯路,有时可能会换个渠道。但如果你不清楚自己人生中想要什么,那就无所谓了,走到哪算哪。就像他书中写的,一个美国石油大亨福特讲过一句话,“人生要想达到很富有很成功,必须要清楚在生活中你想要什么”。
我们可以做个假设:
一个人30岁,年薪5万,65岁退休,一直活到85岁,再假设今后35年澳大利亚的年均通货膨胀率为4%,并且暂不考虑你一定要交给政府的那一份所得税。大概从来没有人想过,为了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35年后的今天,要赚19万才能维持相当于现在5万元的生活水平。65岁退休的时候,必须要准备380万元的积蓄,所得的利息才能满足余生的需要,这还没有考虑特殊的医疗费用。虽然说退休后某些生活开销将会减少或完全不需要,但仍然需要200万元所带来的利息来维持相同水准的生活。这仅仅靠打工存钱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
周华先生说过,财富并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但财富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有更多的选择。作为第一代移民,周先生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让自己具有更多选择的奋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送过披萨,卖过保险,以及到地产投资,他不断地给自己创造更多选择的机会。
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讲,“如果一个企业只为了赚钱,那不是一个好企业,最成功的企业都是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
今年7月25日,周华先生将举办他回归澳洲后在阿得莱德的首场“鉴证传奇,复制成功”大型主题演讲。周华先生的这次演讲将贯穿其毕生的创富发展的经验,投资理财的心得,自我激励的信念,积极上进的态度,以及对于海外华人量身定做的事业经验。让您站在成功者为您搭造的阶梯上更上一层楼。此次机会弥足珍贵,不容错失!
在周华身上,体现的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这种精神大学时代就蕴藏在她心里,只知道今天。周华常说:“改变了人的思维,就改变了人生。”他帮助很多朋友寻找到了更好的生活,增加了很多人对于自己的信心。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俞敏洪
周华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他的自信能打动所有见过他的人。它具有将一般人认为消极的因素变成商机的超凡能力。而且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总是正确的。我相信,阅读周先生的书时,你会被带进他那令人心旷神怡的“可能”世界之中。
——澳大利亚航空公司前总裁 约翰 Ÿ 夏普
周华是一位卓越纷繁的澳籍华人。首先,他是一位好父亲、好丈夫。同时,他也是一位胸怀大志、敢于冒险,并富有远见之人。澳大利亚是一个伟大的归家,并因为有了周先生和他家庭这样的人而更加伟大。
——
澳大利亚前移民及多元文化部部长 菲利普 Ÿ 雷铎
附言:
亲爱的读者们,我们踏出国门,那是勇气,我们海外发展,那是毅力,我们往往没有雄厚背景可以依靠,往往没有万贯家财可以安享,我们有的,只是希望通过我们自身来创造点点滴滴的财富和价值的愿望,只是对于美好生活的积极向上和和不懈努力的追求,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周华先生的成就或许是个传奇,周华先生的事业或许是份幸运,但周华先生的愿望,一定是“分享”,授人以“鱼”,终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个长者,典范和表率,他的免费演讲,无疑将感染更多华人的感情,触动更多奋斗者的内心。请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完成自己一份“回馈”的夙愿,请给我们自己一个机会,让我们为自己这个群体中,依靠百折不挠的奋斗而走出的财富英雄投以支持和赞许的目光,让我们相约7月25日,这个属于阿得莱德华人自己的创富思维火花绽放的智慧盛宴!
详情请您致电81109880(中文)24小时热线电话预约您的免费坐位,或点击登陆网上报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