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Adelaidehelp 联系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开启辅助访问
  • 区域置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外生活] 墨村中国留学生亲述:从预科开始的挑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小白免 发表于 20-5-2015 09:49:50

      本篇内容为转载/翻译内容,仅代表原文作者或原媒体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一直很想写一篇A Loser Like Me(我是一个失败者)的随感,最近终于动笔了。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所谓炫耀我的留洋生活,而是能把我的经历更好的分享给大家,谨此纪念我在墨尔本三年多的生活和我走出‘失败者’阴影的勇气。

      自己的选择

      从小学开始,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尖子生,如果真要划分的话,估计在老师眼里也只能属于一个优等生。但是,本来充满自信的我却败在了中考脚下,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把自己定义为Loser(失败者)。中考失利,无法进入自己理想的高中,这种挫败感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初中时就打算以后一定要出国深造,由于中考的原因,我不得不把自己的计划提前了。于是,我下定了决心对自己说我要出国。任何事情都是说的容易做的难,但是现在想起来,我很庆幸当时坚持下来了每天除了管好自己的课业以外,每天花时间看美剧;看原版的英文书;听英文歌和背单词。这一坚持就是两年。


      高二时,当我和老师们提出我要出国留学,有的给了我衷心的祝福,有的却说我为了逃避高考而选择了出国。心里有些许不平静,但是当现在回首分析,我没有后悔我的决定。第一,我承认当时是有小部分想逃离高考的想法,因为还是不能非常理智的接受那个现实,而且心中也有对于再次失败的恐惧;第二,我觉得不应该为了一些话一些事而变得目光狭隘,而是应该把自己的目光放长,以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大局;第三,真心觉得国外的教育水准比国内的高,特别是从高等教育来说。

      预科

      当时因为只读完了高二,所以无缘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的预科,我选择了莫纳什大学的预科。但是当我得知我还是有机会凭自己的成绩考进墨尔本大学时,我明白这就是我想做的。很多人和我说,放弃吧,墨大分数要求太高了,太难考了。的确,当时是有许多人不敢去尝试,更有人在中途放弃的,但是我觉得我能行,有的时候就应该迎接正面的挑战,只要我能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现在依旧记得2011年的那个春节,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人,只身在外过的节。当时因为预科开学早,必须早点回到墨尔本,加上学业的繁忙,本来约好和朋友一起吃年夜饭的,也把饭局推了。年三十那天也只抽了短短的三十分钟和家里人视了频,然后又急急忙忙的回到了学业上去。

      剩下让我非常担心的就是我的语言能力,当时为了读预科的压缩课程,在出国前把雅思考到了6.5。本让我引以为豪的雅思成绩,在预科班中却不敢提起。那是班上有许多马来西亚人还有一个非洲人,英文都说的非常流利。再下来,还有印度尼西亚人,还有来自香港的同学们,个个英语都比我强。顿时,我的压力倍增,加上第一次在预科的英文考试成绩并不理想,让我下定决心要练好英文。因为当时未满18周岁,所以寄宿在homestay家里,于是我决定了每天一定要抽3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和房东聊天。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了解澳洲文化,另一方面对我提高英语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转眼,半年多的预科就要结束了,深思熟虑之后,我和我妈说我想读墨大,第一是因为墨大的会计与金融在全球排第八。既然我选择出国的一个理由是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为何不选择更好的学校呢。再者,我的成绩因为高出莫纳什大学分数线50多分,所以觉得不报考墨大有点可惜了。就如同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明明可以选择北大清华的,最后却填了浙大,虽然浙大也是相当好的学校。于是凭着半年多的预科成绩和雅思成绩,我如愿以偿的进了自己向往的墨大。当时也只有包括我在内的四个人考到了墨大。

      大学

      在大学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应该就是以下五大块了 1)学业;2)经历;3)朋友;4)家人;5)人生规划

      1)学业

      许多人常常和我说,没有必要门门课考高分,等你毕业了,拿的不就还是一张证书而已。而我却不这么认为。首先,如果有稍微了解一下的同学应该知道,当在申请工作时,特别是好的公司,在你简历上基本空白的情况下,你的成绩就会是你的敲门砖。而这一点我也和多家大公司的HR确认了。第二,既然交了这么昂贵的学费,来到了这么好的学校,不好好学,既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自己。有朋友说,选修课修个轻松点的吧,比如读个初级中文什么的。对于选课,我也是有自己的原则的,除了必修以外,要选择一些能给自己带来实践经验的课,绝对不为了只是让自己成绩单上分数好看一点而去选一些水课,因为这会使我出国留学失去意义。第三,有些人可能认为我有点偏激吧,但是我觉得竟然作为一个学生,学生的本分就是把书读好,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如何把自己称之为学生呢?第四,我觉得可能是个人原因吧,是被老外称之为’Pride’的问题。因为我想让自己成绩非常出挑,而不是仅仅追求一个pass而已。所以总是在追求着考高分,收集着各个教授发给优秀学生的表扬信。

      2)经历

      在墨大的近三年中,我也经历了许许多多。从大一时到处做志愿者,到之后的去世界500强公司做项目。让我心中最有感想的就是,虽然自己走的是偏学术的道路,但是如果理论不能很好的结合实际,那么就算读完了phd,也只能做个不符合现实的书呆子。虽然说学业的重要性,就像我之前所提到的,是不容忽视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各种人生经历一文不值。与其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泡图书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还不如分一部分的时间出来去做一些与现实相接轨的事情。

      于是,大一时我参加了许多的志愿者项目;大二的课余时间主要都花在了学生会上;大三的时间,除了保障门门功课都能达到自己的要求以外,我参加了一些公司企业计划制作的比赛,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去大公司做项目的机会。
      我觉得真正改变自己的应该就是2013年吧。去年,我经历了太多的得与失。先从得来讲,最让自己开心的是拿到了金融三位教授发的表扬信,其中投资学考到了800多人中的前5名;然后,在通过几轮赛选以后,凭着还是一个大二生的身份和学校发的奖学金来到了香港的一家大公司中做项目,之后的半年为迪士尼(澳洲)做了近半年的咨询项目。在这两家公司学到的东西,让我真真了解到了什么叫做学以致用,也让我好好地感受了一下真正的工作生活。而在人的一生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在选举学生会部长职位的时候,以几千票中的21票之差不幸落榜;在参加公司企业计划制作比赛时,虽然进了决赛,却与冠军无缘;年底时,以微弱的差距,与墨大学术类最高荣誉及奖学金擦肩而过。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不愿服输的人,每一次输,我都不能够输的心服口服,总觉得自己的要比别人出色。后来想想,这是一种特别不成熟的表现。年轻人,特别是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最难做到的就是低下头来虚心向人学习。而在一次次失败的经历之后,我渐渐地学会了这点,而这些经历也将我打磨的更加的圆滑了。正所谓我初中时的班训’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每一次失败以后我都会自己好好分析自己哪里做的不足,有哪方面可以继续进步的,而不是一个劲的傻傻的在哪儿不停的给自己找借口。就算输,也要愿赌服输,在对手面前,笑着与他握手并祝贺他的胜利;在前辈面前低头并虚心向他学习。


      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自己也在不断的慢慢成长着,逐渐变成一个拿得起放的下的人。然后终于也对自己中考失利的事情看开了,也许这真的是像许多人所说的那样,很多结果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也许,我真的进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我也不会是现在的我,而我的发展也不会想现在一样好。所以,我很庆幸也很感谢当时的那个阴差阳错。


      朋友


      你身边有什么样的朋友,将会决定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我能给大家最好最贴切的一句话。我是一直从小特别看重友情的人,但是一路走来,有的朋友离开来,有的朋友让你失望了,最后能真正懂你,能陪你彻夜聊天的却寥寥无几。我觉得我在大学中最幸运的是我能遇到我现在的挚友。出门在外,父母远在大海的那一边,平时能处处照料自己的还是朋友,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里上。我的这些朋友,他们陪我走过太多的风风雨雨,不管是竞选的失利还是学术上的低谷。我自己有段时间压力特别大,而我的朋友是我一直走下来的精神支柱。我觉得人生中避免不了遇到这些的挫折,而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它。也许我会抱怨一番,但是现在的我能学会如何面对各种的压力,从容的面对各种挫折。

      除此之外,我觉得我的朋友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首先,他们可以很好的发现你身上的闪光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一直喜欢在有空时画些画,喜欢拿着手机到处照相,但是从来都没觉得这会让自己多特殊。而我的朋友却注意到的这一点点的小细节,在我的朋友圈中,我常常被他们称为一个文艺的人,于是在今年年初我也拥有了自己第一部单反。第二,你的朋友真的可以改变你的为人处事和生活习惯。我一直是一个属于喜欢看各种美剧却对读杂书没有特别大兴趣的人,一位好友说我看书看的太少了于是会经常给我各种杂书读。现在觉得看书还是可以升华自己的精神的,因为自己的阅历太浅,能拓宽眼界的既是书本。记得我有一次问一个朋友,为什么她喜欢写杂笔,她说自己心里有想不通的事情,写下来,写着写着心中的结头就打开了,于是我也开始写写杂笔。

      朋友说读书压力大了,应该多出去运动对自己的身体有好处,于是我开始坚持跑步。但是,我觉得自己从朋友中受益最大是现在我觉得一个人在世界上,不应该仅仅为了生存而生存,而是应该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享受在自己身边的所有点点滴滴。奋斗在澳洲那个网站上的一位挚友一直和我说要注意生活中的美,也许这种美仅仅是到咖啡店和朋友喝喝咖啡;去大海边看下海景。13年时,因为各种原因,身上的压力特别大,甚至到可以令人抓狂的地步,但是我却活得很开心,很享受着自己的生活,享受的当下的每一刻。常常看到有人因为一些挫折自杀,我觉得那是因为他们仅仅为了活着而活着,却忽略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好。要知道,人生是由无数个故事穿插而成的,但不是每一个故事都会有个happen ending(完美的结局)的,有时候如果有了一个完美的大结局,那这个故事也就没有这么精彩了。如果他们意识到了,这些挫折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正是这些经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美,那么他们也不会有轻生的想法了。

      家人

      家人永远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很感谢自己能有一对理智的父母,也很感谢他们能为我创造这么好的条件,送我出国读书。现在,很多的小决定我自己做主,但是大的决定我还是会和父母商量。

      首先,先来谈谈教育方法。从小,我的爸妈都能给我自己的空间,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我们家应该买什么车,谁有理就听谁的,没有任何对错之分。后面我渐渐意识到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多少重要的事,我觉得如果一个人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就算是活着也是相当悲哀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最后小孩子能不能被塑造成功取决于家庭的教育方法是不是适合孩子。至少我觉得,我爸妈在这方面的研究很深,他们一直在调整教育我的方法,直到一个最适合我的为止。

      但是一个适合我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毕竟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所以,现在的我不仅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能做出理智的决定,权衡一切能够权衡的因素。还有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们教会了我应该如何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和金钱的可贵。拿考雅思打比方吧,游戏规则是如果考分达到约定的分数,报考费就由我父母出,如果没到,则需要自己掏钱。想到雅思报考费要300澳元,也就是等于我打4个整天的工,咬咬牙也得努力的考到自己想考的分数,因为打过工的体会是,赚钱确实不容易。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编译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AdelaideBBS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编译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收藏收藏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其他网友还看了 ...

      登录发布 生活求助 搜索

      Copyright @ 2022 Adelaide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User Agreement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