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elaideBBS.com_阿德莱德中文网_南澳华人论坛_阿德莱德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AdelaideBBS.com中文网

标题: 我是那么的不喜欢日系车 [打印本页]

作者: guwanqi    时间: 29-11-2009 22:04
标题: 我是那么的不喜欢日系车
最近了解和观察到的日系车负面消息非常多,大多是质量,安全方面的,再结合长期过往对日系车的了解,实在是对其没甚么好感。一直以来,日系车只有那些平民跑车能给我一点激情,外形和内饰设计能给我一些美感,除此之外,似乎就没什么好印象。不过日系车厂的日本员工都是很有凝聚力的,工作也很认真负责,但他们缺的就是好领导,那些领导的理念和哲学恰恰就是我不太喜欢的。

    在日系车厂商的眼中,盈利是最重要的事,造车的目的就仅仅在于赚更多的钱,虽然这是商人的天性,但是对于这些赚钱的方式,实在让人无言以对。全世界都知道日系车的优点:美观,精致,省油,配置丰富,性价比高。这些都是消费者最看重的东西,在购车时往往一个点就能决定大局,所以丰田争世界第一也非不可能,本田,日产,马自达等的崛起也是相同的道理。

    关于日系车的美观和精致

    现在,谁也不得不承认,日系车的确很美观,漂亮精致。当然,这就是日本人最擅长的面子工程,消费者要看得上就必须有张漂亮脸袋,近年来日本人的设计水平的确有很大提高,从过往的借鉴到自主设计已经经历了一个过程,目前日系车大多以动感,家居,流畅化设计为宗旨,在平庸中创造出一点激情。日系车厂家也能投顾客所好,喜欢什么就给您画什么,你要不说喜欢都难,说的好听是投其所好,说的难听就是“看人下菜碟”。

    但是,真正把握设计潮流的却不是日系车厂商,欧洲是全世界设计的中心,意大利有无数个优秀的设计公司,他们和德国人一起引领了设计潮流,腰线,进气口,车灯的设计趋势皆从这里而起,而日本人无非是拿去借鉴和改进而已,只是相对于呆板固执的欧洲人来说,日本人更能把握消费者的心态,说白了就是欧洲人设计车是为了发展汽车工业,引领文化潮流,让人们去接受新的美学。而日本人设计车的目的就是为了取悦消费者,取悦消费者口袋里的银两,什么引领美学潮流,推进汽车工业设计都不是考虑的重点,能把车卖出去,保证盈利就行。这就是为什么日系车的外观,内饰更受人欢迎的原因。

    关于日系车的省油

    一提到什么汽车最省油,估计8成的人会说是日系车,看看博客,逛逛论坛,说日系车省油的比比皆是。的确,日本车是比较省油,因为日本人爱国,所以在日本大多是国产车,而日本又是依靠进口的岛国,所以为了节约石油资源,日系车必须做得省油。为了达到省油的目的,日本人的脑筋是动足了,也不排除歪脑筋。

    在发动机的研制上以省油为主要目的,搭配的变速器把引擎的转速一直控制在较低点,这样做的确能省油,当然这样还不够,为了更省油,日本人又开始出点子,减轻车重是很有效的途径,关键就在于怎么减。这还用问?缩减钢板厚度,能去掉的东西都去掉,就这样,钢板活生生地被去掉了1毫米,既省了油,还降低了成本!日本人真“聪明”!而欧洲人为了减轻车重,却是想把钢板换成铝合金的,强度高了,也轻了,但成本就上去了,欧洲人怎么那么“愚蠢”?

    在消费者看来,日系车既便宜又省油,多好,而欧洲车,价格那么高,还没日系车省油,自然把橄榄枝投向了日系车。的确,消费者能占到一时的好处,省了油钱,但在关键时刻,那1毫米的钢板厚度起了决定性作用,发生安全事故时,车身钢板扭曲变形,也许那1毫米就能要了你的命。

    钢板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由密度和厚度决定,在相同密度的情况下,自然厚的钢板有更大的强度。钢板强度低的车使用几年后,车身会发出异响,更有可能会发生轻微扭曲变形,包括在轻微擦碰的状况下会剧烈凹陷,而钢板强度高的车型就不会发生类似情况或好的多,而这些,往往就是由那1毫米的厚度决定的。

    关于日系车的配置和技术

    很多消费者购车时都在比较车型的豪华性配置,非常在意多一个倒车雷达,多一个显示屏,这就是日本人很看重的地方,利用本国电子产品发达的优势,在豪华性配置上绝对独领风骚,车载DVD达到多少英寸,整车带有十几个扬声器,多个显示屏,豪华电动按摩座椅,倒车摄像头,车载蓝牙……一大堆丰富的配置都在装备表中,消费者的虚荣心怎能不喜欢?

    但这些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没有任何作用,至今我都很少听到日系车在技术上有甚么大的突破和首创,而汽车起源于欧洲,第一辆车来自欧洲,第一条流水线来自美国福特,第一辆前驱车来自法国雪铁龙,第一条充气轮胎来自邓禄普,第一条安全带来自沃尔沃,而在日本汽车工业发展到现代,又有很多新技术或是新科技在汽车上被广泛采用,而这样的新技术又是来自于欧美,如可变正时气门技术来自德国,ESP来自德国,SFI直喷技术来自德国,随动双氙气大灯技术来自法国,汽车夜视系统来自美国,油电混合动力来自美国。新型燃料动力来自萨博,涡轮增压技术来自欧洲,目前日系车所谓的高技术和高科技无非是在这基础上的改进和演化而已。

    由此看,我从来不去羡慕日系车多几个显示屏,多几个扬声器,这些除了满足一下虚荣心就不能体现出整车的技术有多么先进,真正的高科技日系车能有几样?为什么修车技师都喜欢修日本车而不愿修德国车?因为两者在技术应用方面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不光如此,日系车的配件相对于成本来说也是高得吓人,利润的高昂怎能不让维修方动心?所以在造车理念上,日系车完全不能和欧美车相比,完全相反的概念和做法,我不认为日系车多卖几辆车有甚么了不起。如果企业都如同日系车的造车理念一样,世界汽车工业还能进步与发展么?

    在车内的设计和工艺上,日本人在肉眼能观察到的地方可以做得非常出色,给人的印象绝对一流,但在看不见的地方,例如车辆车身内部的焊接,车辆线束的布局以及车身接缝的处理,日系车绝对比不上欧洲车。短时间内这些劣势无法察觉,时间一久,小问题不断,这响那响,这个仪器失灵那个电路短路都会涌现。我的一个朋友开corolla,那天倒车时保险杠蹭了石头,结果整个保险杠全部脱落,走近一看,原来保险杠和车身的连接只是卡合的,没有焊接也没有铆钉,这样的设计自然能节省成本,但增加的是消费者的维修成本。所以很多时候,日系车的保值率显然不如欧系车,二手车市场的便宜货也多是日本车。

    关于日系车的安全性

    近年来,日系车在碰撞测试中做得越来越好,五星比比皆是,但是在实际的表现中却大相径庭,例如程小姐的YG追尾后副气囊开了,驾驶员气囊却没开,安全带爆裂了,大梁也扭曲了……之前的“婚礼门”断两截事件,KMR高速车祸事件等等,不知何故,日系车的负面消息特别多,而福布斯杂志评选出的2006年最不安全的6款车和2007年最不安全的7款车,日系车也占了绝大多数的席位:

    2006年最不安全车型名单:Hyundai Elantra、 Toyota Corolla、 Nissan Sentra、Mazda6、Kia Optima、Suzuki Forenza。

    2007年最不安全车型名单:Toyota Corolla、 Mazda3、Suzuki Forenza、Chevrolet Cobalt、Ford Focus、Saturn Ion、Suzuki Aerio。

    我不想说日系车的不安全和钢板的关系,而只想谈谈日系车的安全理念问题,日系车唯一想到的是保护乘员(也没见得保护得多么好),由于在车辆构造方和设计方面的原因,撞击后车辆的损毁率显然要比欧洲车高,日本人想的是为了节约成本把驾驶室做的越薄越好,只要能保证发动机舱比驾驶室更不结实就行,这样就不至于直接把人撞死,也能通过碰撞测试;而欧洲人想的是要把发动机室做坚固,以确保在可能出现的事故中尽量把车的损失减少到最小。而为了人的安全要把驾驶室造的更坚固,以确保在车的损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人的安全。

    我很反感说日系车宣传自己有多少多少个气囊,本身的安全理念就有问题,气囊多有甚么了不起,也许还有几个不能打开的,拿做备用?车身钢板强度低,车身变形了就算100个气囊又有什么用!死的照死,伤的照伤。在VOLVO,奔驰等厂商不断研究出新安全技术的今天,我并没有看到日系车厂有多大作为。

    关于日系车的价格和质量

奇怪的是日本车的价格能和欧美车卖一样的价格也有人买,才是真正的奇怪,要知道在美国都是没钱人开日本车的,就算是丰田LS这级别的车也是有钱人中的穷人开的车,要知道在中东开丰田越野的都是恐怖份子,因为便宜所以拿来当炸弹。你有见过开X5去枪林弹雨的吗? ”

    而日系车控制成本的能力也是相当了得的,B级国产车单车4万元的利润记录也是由丰田创造的,丰厚的利润只是日本人的唯一目的,能卖出车就行,能哄好消费者就OK,其他的都可以省略。我就是不明白为何那么多人依然对日系车情有独钟,从我了解到的方面看,大多购买日本车的都是不太懂车的朋友,或是只看表面的,所以我对日系车的态度是:“不崇尚,不推荐,不赞美”。
作者: 在水伊方    时间: 29-11-2009 22:19
好文,欣赏你对日系车的态度“不崇尚,不推荐,不赞美”。
作者: dvd    时间: 29-11-2009 22:30
原创?mm真厉害。。学到很多 安全第一 买车的话 不能只重外形啊~
作者: yyj2156989    时间: 29-11-2009 22: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itstern    时间: 29-11-2009 22:41
LOL 日系车钢板薄那是公认的 不过>韩国车就对了
作者: 打错了    时间: 29-11-2009 22:46
好多在日本知名汽车公司上班的人都不敢买自己的车,因为他们深知自己车的制作流程,安全系数啥的~
作者: hzjojo    时间: 29-11-2009 22:51
脑有病........
作者: moneythecat    时间: 29-11-2009 23:09
有钱的都不想买japanese made cars...
作者: guwanqi    时间: 29-11-2009 23:41
就你丫脑子正常的不得鸟 7# hzjojo
作者: 渺沙-月狼    时间: 30-11-2009 01:04
我看了一下楼主的发言, 我想说一下我的看法咯。。

首先, 性价比高, 啥叫性价比高呢? 就是物超所值。 只想花这么些钱的情况下, 日本车无疑比欧洲车更占优势。也就是说, 同价位而言, 日本车比较好。 不同价位的车,还有可比性么?

二, 我想问问不安全名单是按事故率来排的么? 因为我发现名单上全是销售量很大的车。。。。那出事的10个人有7个在开日本车。。。那出事率可不就是日本车比较高么。。。

三, 你说保险杠没铆钉的问题,成本是低了,不光是车厂, 还有车主, 为啥呢?当你轻微碰撞的时候,保险杠很可能会憋进去一块或者花了一块, 那要修保险杠的时候, 你就知道1个小时80刀左右的工钱是多么的贵了。因为拆装都是很费时间的活。。。

4, 还是硬度的问题, 首先车不是用来撞得, 是用来开的。 其次撞了之后日本车看着损毁严重,像我朋友上次开着丰田撞了宝马一样, 前保险杠掉下来一半, 修了他800多刀, 结果宝马倒是结实,保险杠只是歪了点, 掉了点漆。 修了2500.

5, 配置, 本身不能算是汽车工业上的什么特质, 日本车有的欧洲车也有,只是同样价钱下, 日本车配得更高而已。

========================

宗上所诉, 我真的不是说日本车比欧洲车好。这是不可能的。 必然是欧洲车要好。但是也没必要一味贬低日本车。日本,不是一个好国家,真的不是。 只是我还是很佩服,也很希望知道为什么他们的车卖得这么好?去说一个全球销量第一的汽车制造商不会造车,或者说造得不好,明显不是什么明智的事情。

适用人群不一样。同样的3万可以考虑买个2手欧洲车或者新的日本车, 接下来的岁月里, 欧洲车每年花600左右去做service, 日本车每年花300(顶天了。。。)

好, 只是dealer做service贵。。。咱自己动手做, 我上次给朋友的啊法做service, 买了一个油滤,找了好久啊。。找到最便宜的60刀。。。不知道是不是我没找好。。我给丰田做service。。。最贵的20刀一个。。。其他就不一一表述了。

还有我想知道楼主说的把发动机转速降低这个说法。。是从哪个车上看到的。。。? 为何我看到的日本车转速一般其实比较高呢? 相反欧宝的车很多在挂5档开60的时候转速才1千多转啊。。。说的可是汽油车哦~~柴油车必然转速会低~

还有转速低不是说调下来就下来的, 想要低转速产生足够的动力, 必须很严谨di把引擎的扭力加大,这个做法不可避免di会损失掉马力。 日本车每升马力小么?不小咯~~

好了, 累了, 先不扯了,仅个人观点。 期待反驳, 讨论车, 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作者: 学生    时间: 30-11-2009 11:11
10# 渺沙-月狼 想说两句。斑竹说日系性价比高,同等价钱配置高。我就想问下了,你这里指的 是什么性能?安全性?舒适性?动力?。。这个方面可多了。小日本之所以能在这么低成本的情况下制造出你所说的性价比高,配置高的车,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想必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原因就是用劣质材料,降低钢板厚度。日本车内饰材料,差的不是一点半点。通过这样的改动,降低了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换来的就是低价位,省油,经济。买车没有十全十美的,所以就看你怎么选择了。
还有听斑竹说你朋友和bmw撞的事情,你可以拿出来作为日本车好的一个例子来说。但你想过没,要是他们速度再快点的话,或者就按照正常的50-60来计算,你朋友可能就在医院里了(所说不好听,但是现实),那时,bmw车主会自豪的跟她的朋友们说日本车多么多么不安全,一个开日本车的人。。。
其实有的时候,同价位不一定只能买日本车。 譬如 holden astra(虽然挂holden,但实际上欧宝造的,欧洲原装进口)golf(稍微贵点)vs corolla,基本属于同一价位,性能怎么就差了?不如日本车了?Astra一个车门能顶corolla2个多门的厚度和重量。
还有提到保养费的问题,欧洲车600,日本车300,你说的,我承认。但 service 不就一年才做一次么(反正我就一年一次,不知道大家了),也就是说一年才贵几百块,说句实话,少在外面吃几顿饭,少抽几包烟都有了。但为了这几百,你舍去的可是安全。
好了,我也就是发表下我的看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棒子车就不评了,完全不是一个level上的。离日本车都还一大截呢。
作者: pangpang0728    时间: 30-11-2009 18:53
看了楼主很多的回复

内容偏激就不说了 光看标题 “我是那么的不喜欢日本车”

你不喜欢 管别人叼事?
作者: mark_l_ll    时间: 30-11-2009 19:02
不喜欢,也不歧视日本车!
作者: guwanqi    时间: 30-11-2009 19:23
我只能说,你开着日本移动棺材,是你的不幸,关别人屌事?(这儿提醒你,是屌,不是叼,没文化容易遭别人瞧不起) 12# pangpang0728
作者: guwanqi    时间: 30-11-2009 19:44
的确,谈论车真是件很有意思的话题。
这里我有一点比较不同意你所说的,当然我不是反驳你,而是交换意见。
只要脑子稍微正常的开车司机,都知道车不是用来撞的,既然人人都知道这个浅显的道理,但为何还是每天都有交通事故发生?问题就在这里了,不是说你不去撞就天下太平高枕无忧了。往往不是你撞人家,而是人家撞你!到那时,就不是日不日本车的问题了,而是性命攸关的时刻,也就不是几个钱可以挽回的。 10# 渺沙-月狼
作者: Beheaded    时间: 30-11-2009 19:57
咱们就说这个astra。做得有多烂你可以随便去问问这边的鬼佬修车技师,那电子元件电路设计他们说好说稳定才怪。一个沃尔沃,s80系,顶级的了吧。2000年的,居然电动窗就坏了。难道说质量就过关?法国车你就更别说怎么好。不信你买个玩玩就知道了。日本车里的丰田越野车我看哪个车型都比不过。看过top gear北极的那部吗?零下40多度。你看看那帮人怎么玩丰田的越野的。冰碴上来下去,你弄个宝马x5早费了。 你要说那车软是活棺材我就见了鬼了。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争来争没什么意思。把自己的想法强迫别人接受很幼稚。人家说点什么就这么激动。你是五四青年啊?
作者: hzjojo    时间: 30-11-2009 20:11
就是。。那我问你个问题你喜欢中国车吗。。
作者: guwanqi    时间: 30-11-2009 20:15
本帖最后由 guwanqi 于 2009-11-30 21:33 编辑

谁tm够你牛B?你还有摩托车呢!
从这哥们的豪迈留言中,我可以简单的推断得出,这哥们经常开着日本车和欧洲车出去乱撞!而且撞得非airbags猛烈弹出不罢休!
人家都是用假人做碰撞测试,而这哥们却以身作则,我为这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得“内牛满面”!
Again,你真牛B!纯爷们!我无限敬仰膜拜中! 16# MichaelChen
作者: Beheaded    时间: 30-11-2009 20:17
lol,楼主绝对可爱.
作者: hzjojo    时间: 30-11-2009 20:17
而且你骂的应该是国产厂商。。都是他们tmd偷工减料弄的车质量那样。 国内那些破事不全tmd是国产日本车弄的..
作者: hzjojo    时间: 30-11-2009 20:22
汽车力学。 并不是撞了不变形就是好车。 如何吸能才是重要的。 如果汽车不吸能撞击产生的力就100%给了车里面的人 你知道吗。  我问你经历过几次车祸? 气囊弹出几次?  我出过2次大车祸 车都报废 人一点事没。开的就是本田和尼桑   看来这个棺材也挺结实的
作者: mark_l_ll    时间: 30-11-2009 21:11
借问楼主的座驾是什么?
作者: 绝对不是马甲    时间: 30-11-2009 21:26
何必呢大家 如果是为了讨论中国车 也就算了
讨论日本车 没必要争的伤和气 喜欢的继续喜欢 不喜欢的就不喜欢
作者: guwanqi    时间: 30-11-2009 21:33
这位哥们,别以为有了full就自认比肩舒马赫了,full license满大街都是,70岁老太也有!你神气啥? 24# MichaelChen
作者: 2JZ    时间: 30-11-2009 22:33
本帖最后由 2JZ 于 2009-11-30 23:36 编辑

楼主的观点是个人观点,对此大家用不着进行任何的攻击,支持,或者反对。真正的爱车之人,爱自己的车,不管是什么车,日本,法国,德国,甚至韩国,都有人爱,所以,没有站在这里公开评判的必要。有足够资金的人,大可想买什么买什么,欧洲车,意大利车,德国车都很好,毕竟他们的工艺,档次,精益求精,都处在世界的领头羊地位。从前的奔驰为什么有那么好的声誉?因为他们工人的认真负责,在20~30年前的奔驰,当奔驰的员工们看见路边他们自己产的车脏了时,会停下来把它擦干净。一切的一点一滴,都体现出来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

看到这里,很多人以为我是站在日本车的对立面了。但话没说完,看看如今的奔驰,作为德国汽车工艺的结晶与标志,现在的奔驰依然是以利润为首要目标了。这样的一个公司,一旦失去了他那独特的制造“完美汽车工艺品”的精髓,那么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专门针对赚有钱人市场的,随大流的公司罢了,奔驰安全气囊不弹出来也不是一次两次的啦,我身边最亲的人也有差点死在奔驰的车祸中的。现在的奔驰所有的,不过是他的品牌效应,而失去的,却是那种精益求精的灵魂。和日系车针对大众市场相比,大家其实是发展方向不同罢了。五十步,没有必要笑百步吧。

我们再看日本车。其实,楼主的这个比较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你喜欢,打开开着自己的欧洲车转悠,但我只有一个问题,日本车真的那么差,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买呢?难道大家都是傻子?又或者大家是真的都没有那个钱?

实则不然,楼主话题里有涉及到性价比。这里的三个关键字,性能,价格,对比都有着自己针对的方向。欧洲车结实,很多高科技含量的配置,都不是摆设。的确,到现在我依然把买M3作为我自己现阶段的第一目标。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反对日本车,或者说,不像楼主对于日本车有着这么多偏激的偏见。因为一个字,便宜。在保证其首要作用-即用作交通工具的情况下,日系车的造型,他的简洁实用,相对低廉的价格,造就了他“性价比”的极大优势。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价格便宜的日系车当然会用比欧洲车更轻更薄的钢板,也因此有着更低的故障率(因为高科技电子元件越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越大)。我朋友的沃尔沃S40,从买来到现在,不停的面临这各种小问题。是啊,撞车可能我们学生的日系车都撞不过他,可惜高几倍的价格换来的是忘返于车场之间。楼主可能要说这是凑巧,我另一朋友的新陆虎发现3,档次够高吧。出场3个月进了修理厂5次,没有大问题,全是小毛病,还有一朋友的全新commd SS, Holden的代表车型,买来半年就卖掉了,以为电子元件的小毛病实在太多了,虽然车本身是很不错的,但看着你自己的所谓的好车,面临的却是各种小毛病不断,一般人是很难以忍受的。因此,也不要太盲目的说欧洲车在这方面一定比配置不够高科技的日本车有优势。记住,不是人人都喜欢那些高科技的东西的,相反,更多的人在对应的经济条件下喜欢的是简洁明了,等到钱多的可以了,为了显示自己的档次时,很多人才会选择所谓的“更高档次的欧洲车”,因为他们主要是觉得这样才显的有地位。

楼主还有提到安全性的问题。在这里,是个人都承认那些日系车安全性不及欧洲车,但我们不是测试员,我们在买车的时候要考虑的是综合性的。例如价格,很多人那丰田于宝马比,但仔细想想,你拿2万的日系和4万的欧洲车比。完全没有可比性。如果你那所谓的同档次的福特于丰田比,你可以说福特比丰田结实,但福特的车故障率却比丰田要高很多(要证据的话,我给楼主提供两条路,第一,多看看相关的汽车杂志,不要看中国的,因为中国有着畸形的汽车发展方向,以及为人所不齿的偷工减料,这点在日系车上体现的尤为严重。第二就是多跑跑几家车行,深入的去接触那些天天和车子呆在一起的人们,听听他们的想法,或许你的一些稍有偏激的看法会有所改观。我自己是有事没有就去修车行找朋友混时间的,楼主都听听他人的想法,再联系自己的亲眼所见。不要只是道听途说,那时没有意义的)那么“多故障率”VS “不及对方结实”,双方可谓半斤八两吧。 如果楼主非要那宝马奔驰比,那请也比比凌志,无限,阿库拉吧,这样的比较才是同级别的较量啊。

再多说其实也没什么意思。要我说欧洲车好,我有1万条理由,要我说日系车好,我也有1万条理由。重要的是,看清买车的人是为的什么,目标,参照物,自己有多少斤两,也都是要在说话前掂量掂量的问题啊。楼主有自己的主见,敢于说出来是好的,甚至代表了某一个群体的想法,这没错。但说话前,麻烦考虑到其他人的想法,问题的全面性。还有,不知道楼主是否真的了解车呢?我自认自己的爱车爱了这么多年,改车,开车,研究车,日系,欧洲,意大利,都略有接触,我自认为在这个问题是还是完全没有发言权的。楼主呢?我不知道,我可以假设楼主是真的了解车子,真正的拆开过发动机,甚至只是自己换过轮胎而已,但与其听别人的,再企图改变他人的想法,倒不如多花点时间研究一下到底什么是车,这样对于你这种偏激的想法可能会有所帮助。
作者: KACEY    时间: 30-11-2009 22:55
消费者有不是啥比,什莫好自己一定知道,
自己的钱,自己想买什莫买什莫。,替古人担忧。
不好,还跑的满世界都是,要是好了呢????
消费者接受才是硬道理。。。
作者: KACEY    时间: 30-11-2009 22:55
消费者有不是啥比,什莫好自己一定知道,
自己的钱,自己想买什莫买什莫。,替古人担忧。
不好,还跑的满世界都是,要是好了呢????
消费者接受才是硬道理。。。
作者: Lilo    时间: 30-11-2009 23:23
LZ是原创贴嘛?感觉象在XCAR上看到过类似的。其实,这个论争,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的。
生活是现实的,买车也就是个现实的选择。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顺便说一句,现在的佳美也不怎么省油啊,我一哥们买的佳美,在悉尼百公里要跑14个油,比欧车还高。
作者: 渺沙-月狼    时间: 1-12-2009 00:39
性价比有朋友帮我解释了, 俺就不说了。

讨论一下是很好的, 希望大家别伤了和气, 各花各爱,希望大家不要人云亦云。

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告诉自己真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有很多时候无谓的执着会被人笑话的。像我就天天被笑话,因为我一直坚持奔驰是垃圾,因为我觉得它的标志太恶心。仅因为一个标志我就从来不看他们的车, 他们的任何报道,就认定他们不好。 这样对么? 必然不对啊。。。但是我不喜欢, 所以在我眼里, 奔驰=垃圾。 这不是道理, 仅是无力的执着。绝对说不服别人的, 呵呵。

反正, 希望大家继续讨论, 多说说自己的经验, 但是切忌人身攻击,不雅言语, 莫生气啊莫生气,没意思的。多用理论和实际来讲话。
作者: 学生    时间: 1-12-2009 00:48
17# Beheaded 说说Astra有多烂,我身边4个朋友都开这车,新款,2年多了,一点毛病没有。天窗坏了,怎么了?会死人么?日本越野车厉害。。那我想问下,怎么美国等世界强国军队专用的超前作战越野不用日本丰田公司的?美国陆军作战队的所选择的牌子还不如日本丰田?
作者: 学生    时间: 1-12-2009 00:55
32# 渺沙-月狼 奔驰等于垃圾,这确实有点偏激,执着。我之所以挺lz,最主要是因为我不喜欢日货,也许跟斑竹一样,在我看来 日货=垃圾,一个道理 呵呵。 其次就是亲眼目睹过太多很小的交通事故,却导致日系 韩系车,大面积损毁,底盘断裂 甚至 受伤死亡。
作者: 阿德首家车行    时间: 1-12-2009 05:59
!!!!!!!!!!!
作者: pangpang0728    时间: 1-12-2009 09:46
我只能说,你开着日本移动棺材,是你的不幸,关别人屌事?(这儿提醒你,是屌,不是叼,没文化容易遭别人瞧不起) 12# pangpang0728
guwanqi 发表于 2009-11-30 20:23


还是你见的屌比我多

我真想开着棺材给你个213收尸
作者: billycow    时间: 1-12-2009 10:40
我看了一下楼主的发言, 我想说一下我的看法咯。。

首先, 性价比高, 啥叫性价比高呢? 就是物超所值。 只想花这么些钱的情况下, 日本车无疑比欧洲车更占优势。也就是说, 同价位而言, 日本车比较好。 不同价位 ...
渺沙-月狼 发表于 2009-11-30 02:04

我是来顶狼哥的!!!!!
作者: Beheaded    时间: 1-12-2009 21:20
嘿嘿,感情坏的不是你窗户。而且告诉你不是天窗是司机一侧的窗户。花个78百修个窗户,还得等个把月到货。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说新车不坏,废话,新车要能老坏谁还买新车?不说别的,不信你买个别说太老的astra玩玩。还抬杠军用越野,那中国部队还装备北京吉普呢?那中国就不是军事强国了?原因是什么你不知道的话问问军迷。 我觉得你是交警出身还是报废厂工作的,没事老看交通事故干什么?你还小,别老看这些血腥的暴力的偏激的东西。多看看包里的钱有多少是真的。要安全,你装备个永久,飞鸽什么的最安全。
作者: am2009    时间: 1-12-2009 22:28
啥也不说,顶老赵{:4_150:}
作者: 2JZ    时间: 1-12-2009 22:35
大家熄熄火,搞得人家楼主MM(不知道是不是MM)都不敢出来冒泡了。
作者: 渺沙-月狼    时间: 1-12-2009 22:46
其实我想说, 拿军工比民用, 是不成比例的。。。。
作者: w56846414    时间: 1-12-2009 23: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dnn1314    时间: 2-12-2009 02:15
顶赵哥的,说的实在啊!
看看世界销量吧,实事胜于雄辩!!!
你难道能说这个世界上的多数人都是傻瓜?
作者: Beheaded    时间: 2-12-2009 17:42
本帖最后由 Beheaded 于 2009-12-2 18:52 编辑

可能我说得有点过了。楼主别伤心,继续来。我觉得扯来扯去也挺有意思的。要不我换个位置。我就支持欧洲车了。还有美国的。看看能不能讲出点道理。
作者: KACEY    时间: 2-12-2009 20:22
听说德国的坦克结实,建议楼主开那个,安全,可靠。。。
不好,人家丰田现在是世界上卖的最好的,做的好人家才会接受。。。
还是那句话,有人买才是硬道理。
作者: Beheaded    时间: 2-12-2009 20:37
说实话德国人在机械方面的创造力绝对值得我们敬佩。一些技术像转子发动机,缸内直喷,什么的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创意。听说奔驰公司甚至可以做到把自己的技术公开,因为他们有足够多的创新技术。所以不怕别人学。德国的工业水平绝对值得佩服。其实不管德国还是日本,这些二战的老牌帝国做事情都极其严谨。德国车也好日本车也好,做出来的产品精度绝对比我们的国产车好。没办法,人家有机器人,有先进的数控机床。咱们的车的生产线都是人家淘汰的产品。
作者: Beheaded    时间: 2-12-2009 20:45
再说说美国车,美国车我喜欢。我就想弄个敞篷v8出去逛,多拉风。美国车就是美国人性格的写真。宽敞,适用,耐用,粗糙,有力。玩过朋友的v8,绝对动力十足。在街上开开绝对够快了。飙车行不行那我可说不好。但是自己玩绝对过瘾了也比较实用。还能拖东西。也宽敞。跑长途绝对舒服。安全那更不用说了。零件也不是那么贵。(你别买那些少见的车型)
作者: 渺沙-月狼    时间: 2-12-2009 22:04
美国车做工粗糙,零部件经常松动, 小毛病多,油耗高,我就不明白你上哪喜欢那些V8玩意儿。。。我还是喜欢小巧点的, 嘿嘿
作者: guwanqi    时间: 2-12-2009 22:43
冒個泡,懂開車的確實是多,但真正懂車的人占其中的多少呢?我看十分之一已經有多了 44# ddnn1314
作者: pangpang0728    时间: 2-12-2009 23:05
个人也很喜欢美系运动车

Super Charge V8 RWD

大马力的后驱车 操控起来绝对是一番挑战和享受
作者: 渺沙-月狼    时间: 3-12-2009 16:17
美国车平衡性差,有何操控可言?
作者: 优质服务    时间: 3-12-2009 21:06
我怎么觉得这个问题就好比在讨论哪个国家的人比较漂亮?
作者: sljf6230    时间: 3-12-2009 21:15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Beheaded    时间: 3-12-2009 21:18
美国车的简单粗糙也是一种特点。就好比足球比赛里裁判的误判,没有误判足球起码失去一半魅力。(我觉得)完美的车是没有意思的车。就拿人长得漂亮打个比方,太漂亮没有一点缺憾就不美了,就让人觉得不是人了对吧。美国车操控可能不如日本车灵活,但是后驱美国车舒适性不错啊。还宽敞。修起来也容易,因为技术简单,车的空间够大,所以很多鬼佬都能大概搞一搞自己的车。美国的老款经典车设计也是绝对漂亮,永远都不过时。6,70年代的日本车是什么样子?有人能描述一下吗?看看美国的凯迪,别克,福特,有多少经典车型,当时的美国车的设计多么大胆。火箭形,船形的。那真是绝对前卫的表现。相比之下,现在反而少了很多独特的概念转尔迎合市场更多些了。
作者: guwanqi    时间: 3-12-2009 21:48
本帖最后由 guwanqi 于 2009-12-3 22:50 编辑

你餐餐吃你媽拉的隔夜大便!鑒定完畢! 55# sljf6230
作者: sljf6230    时间: 3-12-2009 21:51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pangpang0728    时间: 3-12-2009 21:54
53# 渺沙-月狼

z06 zr1 平衡都不差吧
作者: guwanqi    时间: 3-12-2009 21:55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mattxia    时间: 3-12-2009 22:02
月狼啊,美国车其实没问题,没看那个corvett超gt2的著名视频吗?你要非说肌肉车没有操控性这个要拿老车比根本没有意义。肌肉车在于什么啊,要的就是那个感觉那个风格那个味道,人家费由怎么了,美国油便宜,人家不在乎

日本车这点上来说就是不行,就是没风格,都是学人家学来的,也没有自己的坚持。这点上我就是不欣赏日本车。

但是我还是要说,楼主啊,我说实话觉得你挺无聊的,你说的那些东西你自己都不懂,抄篇愤青文章就好像 自己有思维了,你是不是有点太幼稚啊?啥叫汽缸啥叫曲轴你都知道你就这个那个都不喜欢了?一篇愤青文章就当圣经了是不是有点愚昧了啊?
作者: Beheaded    时间: 3-12-2009 22:03
听起来有点意思。话题好像有点转向了。向生理卫生方面发展了。
作者: mattxia    时间: 3-12-2009 22:13
不知道,他们爱骂啥骂啥吧

不知道发帖的挺2的,借个愤青帖子,我几年前就看过了,然后在这里骂这骂那的
作者: guwanqi    时间: 3-12-2009 22:14
沒說本文是我寫的。
沒有當成圣經,只是覺得有道理。難道我們要抵制有道理的東西么?
有沒有道理,就見仁見智了。
這位童鞋,每個人都有一個過程。 61# mattxia
作者: mattxia    时间: 3-12-2009 22:21
我觉得你说话挺过的,什么棺材之类的,你这一嘴要诅咒多少人啊?

再说要说道理的话,其实这个文章真的太愤青了,特点就是不讲道理,或者胡说,不了解的人就当事实看了就信了

为什么不能有点自己的判断力呢
作者: 2JZ    时间: 3-12-2009 22:36
本帖最后由 2JZ 于 2009-12-3 23:37 编辑

65# mattxia

兄弟你说的很好很好!!!!!!

楼主觉得有道理,要过程,那这个过程中就不要说话说的那么绝对。

前面几楼的有个人虽然说话脏字连篇,非常不雅,但他提供的网站你好好看看的话就会发现人家起码又真凭实据。看看欧洲的星评,就明白其实日本车不是那么差了。你要用一样粗俗的语言回敬也没人管,但起码你像他一样拿出证据来啊!

本来这个帖子就想法而言也没什么。但楼主光一个标题就会让一群人火大。你可以看不起那些车,但你非要说人家在路上开的是棺材就很不对了!如果你现在开欧洲车,而且是自己赚钱买车养车的话,我没资格说你。但大部分学生在这里还是花的父母的钱买车养车,那么多要求,你当人人都那么有钱舍得花吗?然后因为这种原因我们就开着你口中的棺材在路上转悠等死吗?要想装谦虚,那说话时也请注意技巧。
作者: happywas    时间: 4-12-2009 21:17
本帖最后由 happywas 于 2009-12-4 22:32 编辑

澳洲开欧洲车太奢侈了。。。。

楼上的说得不错

顺便顶下日系的2JZ
作者: 优质服务    时间: 4-12-2009 22:12
本帖最后由 优质服务 于 2009-12-4 23:14 编辑

转一个爱卡上很著名的关于吸能技术的帖子,我也觉得欧洲那个测试有缺陷,测试是撞钢板,但是现实中很少机会会去撞钢板或者墙壁吧。车撞钢板的驾驶员存活率和车撞车的时候不是同一回事情的。

有时间的看看咯~哈哈

转:什么是吸能! 碰撞.吸能原理.车碰车,越硬越重的车越安全。
[转载] 碰撞.吸能原理.车碰车,越硬越重的车越安全。
    碰撞.吸能原理.车碰车,越硬越重的车越安全。

    看各位讨论那么多..想一想吧.大卡车安全评定几颗星?谁敢跟卡车对着撞?

  ?吸能对于车车碰撞是致命的,现在的车祸车车碰占80%以上,碰树撞墙掉悬崖毕竟只是少数,转一篇帖子吧

  当前汽车的碰撞实验的一个陷阱就是:不同车型都是对着质量和强度都是无限大的被撞物冲击。然后以此作为证据,来证明自己汽车的安全性其实是差不多的,这是
极端错误的。

  举个例子:拿鸡蛋对着锅台碰,你可以发现所有的鸡蛋碎了,而且都碎得差不多,于是可以得出鸡蛋的安全性都差不多。可是你拿两个鸡蛋对碰呢,结果是一边损坏一半吗?

  错!你会发现,一定只有一个鸡蛋碎了,同时另一个完好无损!问题出现了:为什么对着锅台碰都差不多,但是鸡蛋之间对碰却永远只有一个碎了?这个实验结果与汽车碰撞有关系吗?

  原因就在于:当结构开始溃败时,刚度会急剧降低。让我们仔细看一下鸡蛋碰撞的过程吧!
1,两个鸡蛋开始碰撞一瞬间,结构都是完好的,刚性都是最大;
2,随着碰撞的继续,力量越来越大,于是其中一个刚性较弱的结构开始溃败;
3,不幸发生了,开始溃败的结构刚度急剧降低,于是,开始溃败就意味着它永远溃败,于是所有
的能量都被先溃败的一只鸡蛋吸走了。

  我们在看看汽车之间的碰撞吧(撞锅台,大家的结果当然都一样!)。
1,开 始,两车的结构都是完好的,都在以刚性对刚性;
2,随着碰撞的继续,力量越来越大,于是刚性较弱的A车的结构开始溃败,大家熟知的碰撞吸能区开始工作;
3,不幸再次发生,因为结构变形,A车的结构刚度反而更急剧降低,于是开始不停的"变形、吸能";
4,在A车的吸能区溃缩到刚性的驾驶仓结构之前,另一车的主要结构保持刚性,吸能区不工作。

  结论:两车对碰,其中一个刚度较低的,吸能区结构将先溃败并导致刚度降低,最终将承受所有形变,并吸收绝大部分的碰撞能量。

  这就是为什么你总可以看到,两车碰撞时,往往一车的结构几乎完好无损,另一车已经是稀哩哗啦拖去大修!

  回到最近一个一直很热的话题:钢板的厚度对安全性有影响吗?答案不仅是肯定的,而且大得超出你的想象:钢板薄20%不是意味着安全性下降20%或者损失增大20%, 而是意味着你的吸能区将先对手而工作,并将持续工作到被更硬的东西顶住(可能是你的驾驶舱), 并承担几乎全部的碰撞形变损失!

  总结:在车与车的碰撞中,输家通吃。所以一个拿汽车的刚度开玩笑的车厂,它根本不在乎你的生命。
  你永远不能在碰撞实验中看到,不同车型之间的碰撞。因为哪怕就弱那么一点,结果就是零和一的区别!太惨了!看到就没人买了!

  附:一些特殊例子的解释:

  一,轻微碰撞,两车的车灯都碎了。解释:强度高的车灯先碰碎了强度低的车灯,但是在继续的过程中,被后面强度更高的金属杠撞碎。所以在碰撞的瞬间,还是只有一个破碎!

  二,中等碰撞,B车防撞杠有轻微痕迹,A车严重变形。解释:塑胶防撞杠弹性大,所以实际上两车的吸能区的前杠直接隔着杠相抵。强度高的那个吸能区不变形,强度低的那个吸能区变形后,导致较严重的严重损坏。

  三,猛烈碰撞,两车的吸能区都溃败了。解释:
1,刚度低的A车吸能区先溃败退缩,一直到被刚性很强的驾驶舱结构抵住。
2,如果还有能量,B车车头吸能区不敌A车驾驶舱,也开始溃败吸能。
3,最后如果还有能量,两车驾驶仓结构直接碰撞。

    聪明的你应该可以看出,刚度高的B车驾驶员在缓冲两次后才发生驾驶舱的直接碰撞,你希望
是在那个车里面!

  四,吸能区的结构复杂多了,哪是鸡蛋可以比的。解释:结构的完整性是刚度的最重要保证。越复杂的结构一旦开始溃散,刚性消失的越快。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车和欧洲车碰撞的时候,日本车就是个活动的棺材……

  补充一些:

  知道吗,其实在两车相撞时,你自己才是最大的杀手,或者说是你自己的惯性将你撞散的。

  举个极端的例子,2个同样大小的球体,一个是石头另一个是木头制成,在迎面向碰时,碰撞的结果是木质球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而石质球则保持原先的轨迹,但减运动,同时根据物理公式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两球碰撞初期有各自的速度,但相对速度是相同的,从矢量上来看方向相反。
  2、在碰撞的瞬间,相互传递各自的能量。
  3、碰撞结束后,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除了产生的热量外,全部转化成各自的动能,其结果是木球反向运动,速度上如不考虑方向,大于原先木质球自身的速度,而小于两球的相对速度;石球则保持原来运动方向,速度小于原石球自身速度。

  从上面的例子(虽然是弹性正碰,但也足以说明问题)可以看出,两个物体相撞,质量大的物体更能够保持自有的惯性,从直观上形容,就是质量小的做的是调头运动,质量大的做的是减速运动,这一点很重要,实际上在车体碰撞时,我们是被自己的惯性撞伤的,而撞击的力量只与本人的体重和当时的撞击加速度有关,这里的加速度是负值,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大车(重车)的乘坐人员的撞击加速度远远低小车(轻车),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一致公认的欧美车比小日本车安全但在碰撞试验里又得出截然相反的结果的原因,你看看美国的老太太都开着通用的皮卡,就知道为什么了。

  所以说要想安全系数更高:

  1、开分量大的车,当然油耗也高,全当买保险了。
  2、减肥,降低你的质量,这样可以做小日本的车了,于是乎,我突然明白什么是小日本了!

  对论点的补充,实际上有一个绝对速度和相对速度的问题,我们行驶在路上的车看到的只是各自的车速,这是绝对速度,但两车相撞的瞬间那可是相对速度,而碰撞试验做的是绝对速度,即大家的碰撞加速度都视为相同,而实际上,由于车体钢板强度,车体自身重量的原因,在实际碰撞时,两车的加速度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得同一个乘坐人员(质量相同)坐在两种不同的车内的受力不同,F=ma这个公式大家都知道。

  在吸能变形的过程中,钢板强度大质量重的车后变形,充分保证了原车的惯性,可以将质量轻的车当成一个弹簧,重车此时是撞在弹簧上,考虑到轻车的变形后重车开始变形吸能,从原理上似乎两车同样向对做的是弹性碰撞,但其实不然,由于轻车的能量在碰撞的过程中迅速消耗,也就是我们说的惯性小,当重车还没有完全吸能变形完毕,轻车的碰撞残能已经不能够使得重车的缓冲区继续变形了,此时产生了质的变化,重车的残能量将轻车反推,使得轻车作了短暂的后退运动,此时对于重车而言还是相当于顶在一个弹簧上继续泻能,直到两车停止,而轻车因为已无变形,在掉头瞬间的临界速度,对于轻车来说其绝对速度为零,在此过程中可以看出轻车车体的加速度远远大于重车,我这里指的是车体,这就意味着同样质量的乘员,轻车上的乘员的自身惯性撞击力要远远大于重车。

  这就使碰撞试验和实际撞车的不同,碰撞试验时两车从初速度到停止完全相同,因此只要谁的缓冲区做得好就能得到高分,这是小日本的长处,但在实际撞车时,总的停止时间远远大于轻车并且是逐渐减速,而轻车在碰撞中途就已经完全停止并作反向运动,所以从两车的运动轨迹来看,重车的撞击加速度(实际上是反向加速度)要远远小于轻车,这就是误区。

  例子:

  当两车相撞时假设车子都是50KM/h,日本车重1000KG,德国宝马2000KG,
  用物理中的动量来算一下。P=MV。
  P(日)=1000x50=50000
  P(宝马)=2000x50=100000
  设宝马方向为正方向!!!

  根据动量守恒定理:动量是矢量(有正负方向之分),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
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此时该系统的总动量是向宝马开的方向,为100000-50000=50000。(正方向)

  没有形变
  假设撞击后不存在形变,两车贴在一起,该系统的总动量仍为50000,
  P=MV,V=P/(M(日)+M(宝马))=50000/3000=16.666666...约为17KM/h(正方向),
  由于两车贴在一起向宝马方向运动,所以宝马车的速度改变了50-17=33KM/h,而日本车改变了50+17=67KM/h,
  自己看看哪个驾驶员受的速度改变大?

  存在形变
  但车子都会有吸能措施,所以撞完后都会弹开并且停下,弹开总共分5种情况
  1.宝马车不动,日本车后退(就是所有弹力都给了日本车,在上面没有形变情况的基础上,两个驾驶员受的改变更大)
  2.日本车不动,宝马车后退(不符合物理学的定理,能量守恒)
  3.两车同时向宝马车原方向运动
  a.宝马车慢,日本车快(日本车驾驶员受的改变比没有形变的情况更为可怕)
  b.一样快(类似没有形变的情况)
  c.宝马车快,日本车慢(想想看也不可能,最起码也应该是一样,就是紧贴在一起)
  4.两车分别向原先各自的反方向运动
  a.日本车退的快(肯定,能量守恒就决定了)
  b.宝马车退的快(不符合物理学的定理)
  c.两车退的一样快(也不可能,因为弹开的力的能量是固定的,但两车质量不一样,所以根据能量守恒车重的动得慢,车轻的动得快,也就是a情况)
  5.两车同时向日本车原方向运动(这已经不符合物理学的定理!日本车方向是负方向,初始总系统的方向是正方向)

  所以不管怎样,都是车重的驾驶员受的速度改变要小于车轻的!!!(去看看火车撞汽车,汽车撞自行车,就连摩托撞自行车也能说明车重好)

  再说一点,日本车的吸能区一般情况要先于宝马车工作,那时它的工作是吸收两车的能量,所以驾驶室变形的话肯定是日本车先!!!

  总结:
  1.车碰车,更硬的车更安全。
  2.如果车的硬度(结构强度,刚性)都一样,那么车重的会把车轻的"撞开",重量比越大轻车受到的冲击力越大。

  日本车从来不提安全性这个卖点(不然从哪里抠钱,大家都是做车的),它讲的是性价比,至于那"万一",人都有侥幸心理,中彩都没那么准,那个"万一"应该不会找到自己身上吧,所以在中国,"物美价廉"的日系车很好卖。
  以上针对的是国内生产卖国人的日系车,出口欧美的不是一回事。原因大家都知道。
作者: mattxia    时间: 4-12-2009 23:10
日本车,欧洲车,其实我觉得吵了这么半天都很没意义

什么叫日本车呢?现在可能就subaru sti之类是日本本土产的了吧?别说“日本车”5星安全的就是他。看看toyota aurion v6的广告词,最如何如何好的aussie six,看见了没,人家自称澳洲车

你说ford是美国车吗?都是澳洲本地设计生产的,你问那个澳洲佬,人家都得说这是我们ford如何如何

你说holden是澳洲车吗?有几款小车是韩国产的,用的是好像kia也不谁的生产线,那v8之类的大车人家gm该说了,用的都是他们的东西

莲花是欧洲车吧?一会归韩国人了,一会儿归马来西亚了

捷豹总是英国车了吧,老板早是印度人了,生产线都过去了~

在这么国际化的社会,因为一个品牌出生在了日本,就一辈子叫日本车,哪怕是欧洲设计师,美国生产线?这不是狭隘吗?这不是愚昧吗?

关于这个吸能之类的,我倒是有话要说,钢板太薄当然不好,但是说车越硬越好并不科学,汽车的安全指数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我绝对不是说我什么都明白,但是就我所知道的说两句

车祸伤亡里,直接把人撞两半了,死无全尸的毕竟是少数,很多时候都是头碰玻璃,方向盘撞死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车里加了安全气囊。再一个就是发动机撞进去直接把人挤死,烫死,或者出事之后因为门变形,人还没死就是救不出来,等弄出来了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那这种情况真的就不能说是车越硬越好。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认识我的人知道我是做水泥建筑的,那你们去看看最简单的水泥地板,没有几百平米都是一整块的,隔一段距离就要有一个切割线,把地板切成一块块的。因为水泥时间久了会裂,那我切割了以后,你要裂就在我给你规定的地裂,别在不该裂的地方瞎裂

那车呢?车要碰了一定会变形,那我情愿让它在离人远的地方变形,吸收一定的能量,也好过整个不变形,直接把人挤死。情愿让车头车屁股全变形到不能看,也不要车门变形人出不来。就设想你头上紧包着一层海绵,或者紧包着一层钢板,我拿棍子敲你头,那个比较疼,对对对我知道你头比较疼,但是肯定是海绵好些,起码有个缓冲,那钢板如果包得够紧,打那一下你得晕一下午。

至于这个重量的说法,我倒是同意的,但是这个并不能说明车越重越安全啊,老狼童鞋之前不是说了个话吗?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撞的。这个地球上有个东西叫做惯性,如果不懂什么叫惯性的可以回火星去了,那么车越重必然就操控性差,在同样的啥车系统的条件下,啥车距离必然就长。也就说越重的车某种意义上讲,出车祸的可能性就越大。我敢在一个小车前面做一个比较急的刹车,因为我知道那个司机只要没忙别的确实开车呢那他应该能感应过来刹住车,不过我就不敢在卡车前面来这个,因为我知道他必然刹不住,因为它重啊。

现在测试车的安全性的标准确实不好,因为只是比了撞车的时候那个车里人存活的可能性大,怎么不能比比那个车更能避免车祸呢?你的车重,车硬,跟别人撞你厉害,你还是没坦克厉害不是吗?为什么你要撞我我不能闪开啊?

我也确实听说在国内出的雅格,比北美的钢板薄了。唉,不是咱们自己的事情吗?广本根本就是国产车,要骂是不是应该骂我们自己呢?

吵架没意思,我写点破玩艺也都不是抄来的,是我自己的想法,觉得我不是胡说八道的,顶我一下
作者: ktsc-l    时间: 5-12-2009 20:20
我顶你一下!!!
作者: ANDERXON    时间: 5-12-2009 21:33
本帖最后由 ANDERXON 于 2009-12-10 21:57 编辑

大家真没必要去互相攻击,争论。只要大家都真正懂车,真理不辩自名。
作者: donaldsmith    时间: 5-12-2009 21:41
物理告诉我们,开到120以上啥车追了都废了。。。基本应该跟团派没什么关系
作者: am2009    时间: 5-12-2009 21:58
就等老赵,狼哥啦{:4_150:}
作者: ANDERXON    时间: 5-12-2009 22:09
72# donaldsmith

这个当然,问题是绝大多数的事故是低于120,因为发现危险,人有应急反应,刹车不及才撞上去去的,如果闭上眼开车以120碰撞,谁敢保证。

VOLVO的最新设计,如果侦测到快要碰撞,而没有刹车,车会自动刹停,避免事故。

这个系统已经快要量产了。
作者: ⑥岁小刀    时间: 5-12-2009 22:17
此贴 真火啊。。。我来看看
作者: 渺沙-月狼    时间: 6-12-2009 01:13
拿FOCUS比佳美?比雅阁? 拿错车型了~
作者: 渺沙-月狼    时间: 6-12-2009 01:16
此贴 真火啊。。。我来看看
⑥岁小刀 发表于 2009-12-5 23:17


你都快消失了好吧。。。最近忙啥呢?
作者: 酸菜    时间: 6-12-2009 09:28
本帖最后由 酸菜 于 2009-12-6 10:51 编辑

71# ANDERXON 多连杆??佳美??翻车??bmw 3系~~也是多连杆~天际线v35 v36系列也是多连杆~我没发现任何问题啊??操控 安全性都相当的好啊~~
你还是去http://www.euroncap.com/home.aspx看看日本车的安全~lexus的车型很多 只有es系是 和 佳美用一个地盘~但是那个系 澳大利亚已经没卖的了~如果你非要 扯到国内去~~那么你不该来这个论坛~你要说FORD FOCUS高速过弯很稳,刹车很有力~那么同样马自达3会有一样的效果~~因为这两个车是一个生产线的东西~马自达是日本车谢谢~~日本原装进口澳大利亚的~自从ford收购马自达以后~ford的质量明显上升了~~你买的哪个雅阁阿?欧洲版的还是北美版的??说白了就是日本产的还是泰国产的??你去试试欧洲版的~~绝对效果不一样~你可以去subaru定专门的wrx车~~起价澳币$12万~如果你真要用专业和业余比~那我也 没办法~v8房车比赛的车和现实的长差不多~~但一个的成本是$20万一个是$6千澳币~
连杆不是讲粗细~是讲有多少根~~一个家车人没事干嘛要来个120过弯阿??
花冠也有wrx的车~~想想ae86你就知道了~
不要在澳大利亚攻击中国产的日本车~没有任何意义~
作者: 2JZ    时间: 6-12-2009 11:26
老实说,大家总说日本车日本车的,其实我们在这里和国内买的都称不上真正的日本车。要是有机会的话,我建议那些总说日系车垃圾的人自己去日本看看真正的日本车,估计很多车是听都没听说过的,那才是他们真正做来卖给自己的产品,但凡往外销的其实都不及他们自己留在本国国内的车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澳洲人喜欢从日本进口汽车,要是多上上澳洲本地的一些汽车论坛,大家会发现很多澳洲人是真的喜欢日本车的,对自己的ford,holden热情反而远不及好品质的日系。 楼上某位朋友拿focus和佳美比,这两个根本不是一个类型啊?怎么能拿来比较呢?要比的话那也该那WRX什么的比吧,到时候你就会发现到底那个更有操控了。还有,和佳美共用底盘的ES系列凌志好早前就不卖了。只有在中国,国人厂商自己人骗自己人,才搞那个玩意儿!但凡其他的凌志还有尼桑无限系列,大可以去做做民意调查,老外都是很佩服这种优质的日系的好不好~ 还有关于多连杆的问题,我只说一句,这里的大多数人,车子是平常的交通工具而已,开的出那个区别来嘛?这里的区别少说也要近100km/h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在这个速度下出事故,什么车是保险的?没有。。。
作者: 减肥中的猪    时间: 6-12-2009 11:59
我也觉得,大家大部分人日常代步,不要总是讨论那么多极限的情况。一半的老百姓不愿意也不会多花钱在那些1%可能发生的事上面。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迎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才是汽车厂商最重要的目标。
作者: mattxia    时间: 6-12-2009 14:59
不得不出来鄙视以下71楼的
作者: Beheaded    时间: 6-12-2009 15:20
国内国外的情况不一样,国内来的觉得懂一点的还是和国外的情况有差距。71说得铃木成了好车了。难倒是摩托车?拿不同级别的不同的车比来比去根本没有可比性。四轮独立悬挂?赛车必备的?好多车这边都是独立的悬挂。丰田你说什么车什么年代的用的多连杆的?都哪辈子子的事情了。佳美上面新一点的都是独立的了。都是他们说他们说。自己看见了吗?事故大都是人为的。按照有些国人的开车方式不出事就怪了。弄个小爵士就敢往180上开,弄个马六开个200。不都是常有的?这速度什么车都保不住人命。
作者: mattxia    时间: 6-12-2009 15:35
小爵士,你真他妈逗死我了哈哈哈

昨天跟俩哥们出去玩,一个vw r36,一个lexus gs450h,俩人都开220,我车180自动减油了。。。
作者: am2009    时间: 6-12-2009 18:44
每天都来看,学了不少,{:4_150:}
作者: ANDERXON    时间: 6-12-2009 21:10
本帖最后由 ANDERXON 于 2009-12-10 21:54 编辑

先自己鄙视一下自己,这儿说车呢,不涉及人。
作者: mattxia    时间: 6-12-2009 22:19
有点同意楼上的

86楼的我说实话真的觉得你是一瓶子不满类型的,轮胎宽窄和刹车大小是要和车的动力成比例来的。不成比例的用宽轮胎只会无端的增加油耗,而且过度宽的前轮也影响转向。

东西不是听着越神奇越稀罕就越好。气囊的减震比弹簧贵了多少倍,前几年豪华车都在用,这几年又回归了,发现还是弹簧好。很多东西车厂们也都在摸索,可以谈谈自己的理解,但是不可以一知半解
作者: 渺沙-月狼    时间: 7-12-2009 06:55
神啊。。。LZ我爱你,我致力发展了这么久的车版, 总算TND叫有人气了这回~~

怎么说来着。。。是叫内牛满面么。。哈哈。。爽~~

光头你哪天跟人家出去跑啊? 最近你貌似很疯狂,很憋屈
作者: Beheaded    时间: 7-12-2009 07:51
狼啊狼,什么叫炒作啊。有人扇风有人点火,马上不就火爆了? 你到时候再整个尖锐点的话题保准还能活。比如,中国车全是活棺材,什么的。
作者: ⑥岁小刀    时间: 7-12-2009 15:59
78# 渺沙-月狼

出去  环游 去了啊。。ade 太无聊了  。。。。。这姐妹儿真牛逼  一下就把车版人气 往上拉了 好多
作者: mattxia    时间: 7-12-2009 16:58
还主要是我回来了哈哈

行,我就爱理论,咱么都理论理论

lz我都不爱说了,没啥意思

回anderxon大侠,你说啥来着?

“安全性包括很多东西,轮胎、悬挂、刹车、底盘、主动安全系统,最后才是车壳”

那我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吗?全世界都在拿sti比evo,两个车都是turbo,AWD,配置的轮子加胎都一个size的,悬挂刹车都是绝对的半斤八两,底盘当然不可能一样,但是我真不明白他们俩谁的底盘就比另一个安全或者不安全,都是有气囊,evo的气囊好像还多点,至于车壳没研究过,真不知道谁厚,反正你也说不重要了

哦,对了,还有人说车越重越安全不是吗?新的evo比sti重

那问题出来了,sti 5星安全,evo 3星,为啥?各位大拿,大明白,给小的解释一下吧
作者: 2JZ    时间: 7-12-2009 18:28
本帖最后由 2JZ 于 2009-12-7 19:30 编辑

93# MichaelChen

是啊,唉 这年头,把国内号称权威的网站中的废话拿出来说,以为知识很渊博了,其实是经常误导群众呢~

哈哈,STI悬挂烂......看来我还是直接去开殡仪车算了......这样谁都躲着我......

对了,有没有人觉得这次的EVO底盘设定有点偏软啊?感激起码没STI的硬???可能是我试车时间不够长呢,总感觉这次的EVO 10开起来没有8,9那样的激情。。。。。。人老了,感觉迟钝了呢。
作者: am2009    时间: 7-12-2009 18:54
只是飘过啊{:4_150:}
作者: 17760704A    时间: 7-12-2009 18:57
真是搞不懂,日本车招谁惹谁了!有些人有些脑残,非要拿“休闲鞋”和“皮鞋”比!那两类车原本针对的目标客户就不一样,有什么好不的!类似非要拿麦当劳的汉堡套餐和法式大餐比!十三点吗!
作者: mattxia    时间: 7-12-2009 20:35
新evo5星了?完了我浅薄了啊 让大家贱笑了
作者: mattxia    时间: 7-12-2009 20:37
sti技术上从来没有evo先进吧
作者: mattxia    时间: 8-12-2009 20:10
反正我是哪个都没开过,就觉得新sti实在是不好看
作者: 渺沙-月狼    时间: 8-12-2009 22:33
新的STI让我放弃了对他的的一切美好评价。。。。

每日一顶般飘过~
作者: 2JZ    时间: 8-12-2009 23:14
你俩咋还在这儿折腾呢,人家楼主都怕得不敢出来了...... 唉,这年头斑竹为了增加人气和回复量,真是下功夫了啊~
作者: Chee_s    时间: 8-12-2009 23:38
欧美系更安全~
作者: mattxia    时间: 10-12-2009 13:23
2JZ你也明白了,我已经痛斥恶狼的不良炒作了
作者: 渺沙-月狼    时间: 10-12-2009 14:30
哈哈哈, 没办法啊~~ 多难得等到这么一个帖子啊。。。
作者: mattxia    时间: 2-1-2010 21:12
既然这么好就再提上来一下
作者: 大猛哥    时间: 7-1-2010 01:20
楼主一看也不是玩车的,你说了那么多日本车的不是,人家丰田一样是世界第一大起车制造商,存在的东西一定有它的道理。楼主就 ARGUE 了 随便举几个例子,看看人家GTR的历史 你就知道为什么欧洲人也开始喜欢日本车了。大家都可以用自己的 CRITICAL THINKING 想想。
作者: guyue999    时间: 7-1-2010 08:42
首先顶lz     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我的观点跟lz一样    3不政策    欧洲车是比日本车好   毋庸置疑    但价格也是贵   所以买什么取决于个人情况而定
作者: 渺沙-月狼    时间: 7-1-2010 09:44
LS,这里有些版主都根本不懂的,,,这种东西不用认真的,哈哈哈
MichaelChen 发表于 2010-1-7 02:43


??我么??




欢迎光临 AdelaideBBS.com_阿德莱德中文网_南澳华人论坛_阿德莱德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AdelaideBBS.com中文网 (http://adelaidebbs.com.au/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