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elaideBBS.com_阿德莱德中文网_南澳华人论坛_阿德莱德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AdelaideBBS.com中文网
标题: 上海还是中国的老大,上海宁的骄傲啊 [打印本页]
作者: 吴邪 时间: 10-9-2012 22:29
标题: 上海还是中国的老大,上海宁的骄傲啊
上一次去上海,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2012年9月5日,我因到上海调研一宗民事案件,借此机会算是第二次踏进了大上海的“门”。第一次去上海,我的感受是上海又“大”又“高”,此次去上海,我从上海“吸纳”的感觉,是这座“中国第一大城市”又“长大”“长高”了!当近年来各大城市在“经营城市”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口号下你追我赶,或许有几座城市试图和上海叫板时,我敢说在20年内,中国大陆还不会有哪座城市能将上海超越!尽管互联网上已经有不少诸如某某城市“已经超越上海”、“某某城市至某年必将超越上海”的“啸声”,但我以为某称某方面超越上海是可能的,也是不足为怪的,但全面超越上海乃至将上海甩至公认的“老二”位置上,则只是一个梦呓而已!
今日之上海,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机缘造就的。在春秋到清朝,上海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称呼也几经变更。历史上的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都未曾沾上“边”——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城市的“老大”是临淄;秦朝和西汉时期,长安(西安)是“老大”;从东汉到两晋时期,“洛阳”独领风骚;南北朝时期,健康(南京)为华夏城市规模之最;隋唐时期,长安(西安)二度做了“老大”;北宋和辽时期,开封为第一大城;南宋和金时期,临安(杭州)的规模超越了开封;从大元到大清前期,北京成了中国的“城市王”……应该说,直至清末民初,上海才成为中国城市的“老大”。
明代中叶,上海成为全国棉纺织商业中心。公元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海关。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辟为“通商”口岸。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后,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移到上海,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通进长江门户,开设行栈,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行等等,使得上海很快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码头。
从此,上海进入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开始朝着远东第一大都市前进。不用说,上海具有成为“老大”的独特地理位置——她位于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端和第一大河长江的出海口,近靠中国传统文化经济繁华区域苏州、杭州和南京,远带广阔的两湖、巴蜀、鲁豫、冀晋等区域,离韩国、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国的距离适中,这个独特性是其他任何一座中国城市所不具备的,这也为上海在开埠较短时间内一跃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创造了条件,而她在文化上表现出来的高度包容性、经济发展的繁荣多样性和思想的自由博洽性等等,又使她具有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此而形成了一种吸引各地各民族乃至各国的人们投身于上海建设的巨大磁场。
上海是一座美丽、典雅、繁华、现代和文明的超大型国际化都市,是一颗闪烁着璀璨光芒的的东方明珠,而上海的城市文化,折射着这座城市的文明进程和文化积淀,它是大上海最具价值的资源,像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珍珠,每一颗都闪烁着不同的光彩,聚合为这座城市的氛围和力量,无声地展示着上海的本色和魅力。
每一位初来乍到上海的人,都会为上海的“大”而惊叹;都会为上海的“高”所震撼。
记得十多年前的上海是14个城市行政区,那时的浦东新区虽然已出落俏模样,但“大”得还算有“边”,今日的上海,已拓展至18个城市行政区,你站在任何一个区的中央地带眺望四方,给你的感觉都是一片无边的“城海!”仅仅仅一个浦东新区,其规模便已远超长沙、南昌、贵阳、福州、昆明等中等偏大规模的省会城市!我和同事从浦东新区的世纪公园乘地铁到嘉定区的上海汽车城,足足耗时2个小时,而我们上下车的两端都还不是上海城的最边缘!
说到上海的“高”,在老一辈上海人的记忆中,最早的建筑“巨人”是国际饭店。这幢建于1934年的英式大楼作为上海的“第一高度”,在南京路上鹤立鸡群地矗立了半个世纪。1985年5月竣工的联谊大厦,是第一座真正超越国际饭店高度的建筑物,但该大厦在上海“老大哥”的位置上只“蹲”了两年,静安希尔顿酒店便以43层的“身高”成为上海滩的“新老大”。1990年,上海商城以50层、160多米的新高度称雄申城;1994年落成的高达467.9米的东方明珠、1999年3月投入使用的金贸大厦,其高度双双超过了上海商城,成为上海的新地标,……要说目前独领风骚的建筑,该是高达96层、492米的上海环球国际金融中心!可以想象,当一个人身处96层的摩天高楼之顶俯瞰申城,地面上的图景将会是人车如蚁,房屋如盒,缓缓流动的黄浦江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将会有如一条玉带飘向远方,而自己却置身于琼楼玉宇的仙境中,那种感觉一定美妙极了!
据报道,陆家嘴地区又将崛起一座让人惊叹的巨厦———高632米的上海中心。从设计图上看,“上海中心”像一条盘旋上升的巨龙,“龙尾”在大厦顶部盘旋上翘,这条将于2014年竣工的巨龙,将成为上海新高度,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组成上海超高层建筑群的“金三角”。
此次去上海,我和同事花两了一天半的时间逛街,6日晚从南京西路逛到了外滩,翌日则逛了南京路以外的若干特色街区。十多年之后再逛南京路,让人感觉最大的变化是她又长高了:从西到东,cco国际大厦、会德丰国际广场、中欣大厦、恒隆国际广场、中信泰富广场、上海世茂国际广场等一大批各具特色、造型各异的40层以上超高层建筑,像一个个风姿绰约的少女,亭亭玉立于5.5公里之长的大街两旁。作为湖南人的我,徜徉于繁华的南京路无意中有个小小发现——湖南的常德和南京路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不,以“常德”命名的“常德路”和以常德石门命名的“石门二路”、“石门一路”,均横跨南京路这条“中华第一商业街”,这是否称得上是常德人的幸运呢?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中心”的上海,在老城区内处处可见到“海派建筑”,其中最密集的当然是外滩——在北起苏州河北岸的百老汇大厦(今上海大厦),南至金陵东路外滩的1700米的区段内,有法国巴洛克式风格的东方汇理银行;有近代中国式风格的中国银行;有近代美国式的风格的沙逊大厦;有文艺复兴式的汇中饭店;有折中主义的江海关大楼;有罗马复兴式风格的汇丰银行,有英国古典主义风格的英国总会等52幢中西合壁式建筑。这些建筑虽然风格多样,但从外滩建筑整体上看,却又显得是那样的协调、美观,在黄浦江西岸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天际线,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真可谓难能可贵了。
我还注意到,上海的一些机构和单位的办公场所,便是昔日的“海派建筑”。如坐落于岳阳路319号的11号楼,原为法国领事馆,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的办公楼。建于1928年的原法国领事馆,属于英国乡村别墅式花园住宅。顶部坡度较大,屋面变化丰富,带有双坡及棚屋形老虎窗,局部屋顶和外墙有砖工精美的红砖烟囱。山墙面出檐深远,立面底层为红色清水砖墙,白色圆灰勾缝。二层以上及老虎窗周边为白色粉刷带深褐色半露明木构架。入口为简化的塔司干柱式门廊。整体风格轻松,富有野趣,引得我在此处兴致勃勃地逗留了老半天。
当然,上海近年来兴建的一些宏伟而经典的建筑,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坐落于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东方明珠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一起,形成双龙戏珠之势,成为上海改革开放的象征;金贸大厦像一支沐浴春雨后拔长了身子的春笋直插云天;无论是高度、功能还是气派都雄踞亚洲第一的环球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世界高新技术的完美结合;新建的上海火车南站,其主站屋设计为巨大圆形钢结构,高47米,圆顶直径200多米,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整体结构,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选址于嘉定区安亭镇东北的上海赛车场,具有国际化、功能全、规模大、技术新等特点,其独具海派风格呈“上”字型的赛道可让赛车最高时速达到327公里/小时,而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于2010年5月1日在黄浦江畔共同绽放人类梦想之光的世博会,其300多个大大小小、精美绝伦、大放异彩、风格迥异的场馆,更是书写了当代建筑艺术的奇迹……
过去,曾不止一次地听人说“上海人傲气,看不起外地人”,“问路会遭遇‘问东指西’”等等,但我觉得上海人素质高、讲文明、有礼貌。我当过几年兵,算是“练”出了一口“湖南普通话”,人家尚能听懂,可我的同事却是乡音不改,即便在外地和人交流,嘴里迸出的也是浓浓的叽里呱啦的地方腔,那口“鸟语”连我听后也有两三成须得求他“再说一遍”,在上海人的眼中,他无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地人”,但无论是我还是他,每次向上海人问路时,都会得到对方不厌其烦的热情指点,没有受过一次“冷遇”,更没有遭遇“问东指西”的戏弄。我们频繁地坐地铁,几乎从1号线坐到11号线,由于上海地铁客流量大,经常座无虚席,我们上车后多数情况下是无“位”可坐,所幸不算太老的我和我的同事,多次得到了上海青年乘客的让座关照。其实,傲气的人哪儿都有,上海人的谈吐、举止等文明素养,非但不低,相反要比一般城市高出一筹。笼统地说上海人傲气,“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明显是判断失误和评价失当,也可以说是一种带个人情绪的偏见。
当今之世,竞争与挑战无处不在,上海也面临着来自“城市兄弟”的竞争与挑战。我并不赞成上海用“摊大饼”保持“老大”的地位,我也不赞成其他城市用“摊大饼”的方式去追赶上海或者其他某个城市。城市的发展,须遵循科学发展、均衡发展、和谐发展、人文发展的理念,在整体上提升城市的人文品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2010年世博会这一主题,揭示出城市价值的真谛。一个城市的庞大的框架,可以在短期内搭建起来,可以迅速扩张,但是一个城市内蕴性东西,不是立马可以塑成的。上海,只有努力锻造自己的人文品质,才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展示上海的“老大”风采。昂首忆往昔,含笑待来年。但愿大上海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步一重天,明天会更好!
作者: samprasliu 时间: 10-9-2012 22:50
上海人顶一个
作者: 吴邪 时间: 10-9-2012 22:52
samprasliu 发表于 2012-9-10 22:50 
上海人顶一个
这就对了吗
作者: syqwin 时间: 10-9-2012 22:52
远东第一大城市???东北没落了,这称号居然跑到上海手里去了
想当年我东北的经济建设,雄霸亚洲,比肩欧美,这远东第一大城市的称号,只可能在长春和哈尔滨两个地方来回交替,鬼子的东京都没机会
可惜这一切都随着国共内战成了过眼云烟
作者: littleJack 时间: 10-9-2012 22:57
时代变迁,不可小看啊
作者: samprasliu 时间: 10-9-2012 23:40
东北还没有没落时,上海应该已经算是远东第一大城市了。
上海自1842年鸦片战争以后就成为5个开放口岸之一。各国租界纷纷占地。贸易,洋行,教会之类的在经济/文化上都带给上海极大的繁荣。被誉为“东方巴黎”。
作者: 82ndq 时间: 11-9-2012 00:21
地理位置和气候~~~~
作者: syqwin 时间: 11-9-2012 00:41
samprasliu 发表于 2012-9-10 23:10 
东北还没有没落时,上海应该已经算是远东第一大城市了。
上海自1842年鸦片战争以后就成为5个开放口岸之一 ...
上海就是比东北起步早了大约60年而已,东北是19世纪末20世纪出才起步的。在张大帅和伪满时期快速发展,这之后没多久就盖过上海了。
张作霖和张学良主政东北的时候,东北的工业化就已经初具规模。尤其是军事工业,后来国军的空军,基本都是东北军的空军做的班底。
东北的民生经济也在全国名列前茅。张作霖可不是普通的土军阀,他主政时期,十分重视发展经济,体察民生疾苦。张学良晚年的时候曾说过:东北好多老百姓后来一直怀念我父子,就是因为我父子两个在东北,从来不刮老百姓地皮。
早年,连孙中山都说:我们搞了这么多年三民主义,这民生主义搞的还不如东北张氏父子。
后来日满接手了东北,东北的经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因为日本战败投降,伪满的资料得以完好的保存下来。1943年,东北煤产量占全国的49.4%,生铁产量占87.7%,钢材产量占93%,发电量占93.3%。
当时全东北的铁路总长约为6万公里,是全世界之最。
吉林市的小丰满水电站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水电站,1943年的发电能力为22亿度。
东北在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建成了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涵盖工矿、能源、冶金、纺织、汽车飞机船舶制造以及军工制造等等。
当时的伪都新京,就是现在的长春市,是参照法国巴黎的样式来规划的。长春也是全亚洲第一个普及抽水马桶和煤气管道的城市,是全亚洲第一个实现电缆地下走线的城市,也是当时全世界人均绿地面积最大的城市。同时,长春在当时就有了完整的城市轻轨公交系统和环城高速公路。
伪满时期,东北的人均GDP约在315美元,可比肩同一时期的英国。而同时期的中国其他部分,人均GDP只有40美元。
作者: 花飞飞 时间: 11-9-2012 07:42
中国是我的骄傲!!!!!!!!!!
作者: 无懈可击 时间: 11-9-2012 08:54
上海是中国的老大?是一个级别吗?你让“米国”情何以堪啊?LZ的意思是想说上海是中国经济的龙头吧?
作者: qingwen 时间: 11-9-2012 08:58
Ding!!!!! Proud of Shanghai
作者: Dorami21 时间: 11-9-2012 09:05

作者: 9527 时间: 11-9-2012 09:08
想念上海了
作者: wanzy004 时间: 11-9-2012 09:23
桃子酱傻逼了 发表于 2012-9-11 00:17 
= = 为什么 我觉得上海人都有一种自负自大的感觉的... = = 受不鸟.. 是我太小心眼?!
其实不管是哪里人,最重要是自己有本事。地方有钱有本事,其实关你屁事。。。
就好比满大街跟人说:李嘉诚跟我都是中国人,他可是长期世界top10首富一样,有意义吗?
另外你有本事做出成绩来炫耀和自大自负,那无可厚非,但不能踩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LZ曾经发过疑似“地域贴”的“广东人逼上海媳妇吃自己胎盘”的极端个别事件。。。
既然来到澳洲,都是中国人,就别再搞什么地域分化了,行吗?谢谢
作者: keepgoing 时间: 11-9-2012 09:25
我都不知道这贴想表达什么。。。。。。
作者: wanzy004 时间: 11-9-2012 12:09
桃子酱傻逼了 发表于 2012-9-11 11:31 
... 俺不是lz....T T 为什么要对我说.. = = 不知道别人怎么觉得.. 反正 ...
哈哈,令你唔会不好意思,囧。。。其实是比较同意你的观点了。
作者: YouYouWu 时间: 11-9-2012 12:23
...............................................................
作者: ciciwei22 时间: 11-9-2012 16:08
其实上海人的优势是见识比较广,十么没见过
作者: elva6 时间: 11-9-2012 16:26
每个地方都有好有坏 爱上海 是因为我生在这座城市长在这座城市 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家乡情结吧 proud of my hometown no matter what~~~ 
作者: 狼阿灰 时间: 11-9-2012 16:43

作者: mem 时间: 11-9-2012 16:55
虽然和北京没关系,但无法否认不论其他城市发展成怎样,比北京好多少, 中国的老大只能是首都
作者: louis518 时间: 11-9-2012 17:03
一看标题就知道肯定会引起争议..............
作者: dawpark 时间: 11-9-2012 17:28
上海人是上海人,上海是上海。我们应该说事实,大多数人不喜欢上海人是事实,但是两江从明清时就是国家的财税重地,也是事实。上海发长得好,和上海人基本没关系,其实都是一代一代的外地人去上海的贡献。看看在上海当官的,还有最有钱的那批人,有几个上海本地人。上一任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在离任时说过一句话,“不要以为会讲中文,就了解中国;不要以为上海就能代表中国,不去北京你不会了解中国”既是说给前总理听,也是说给所有的大商人听。原话有出入,大概就这个意思。上海就像个红得发紫的大明星,能决定你红不红的不是你自己。至于什么长春、哈尔滨就不要提了,东三省的老大是沈阳,否则为什么管东三省的军区叫沈阳军区,人民银行东北支行在沈阳。即便是张作霖,也叫奉系军阀,奉指的是奉天,就是沈阳。胡哥的爱将、老乡——小强,当初为什么被安排去沈阳而不是长春或者哈尔滨锻炼?东北很不错,可惜就是离北极熊太近,而且整体的中华文明或者说中华文化底蕴,不如江浙深厚。上海就算了,文化上根本代表不了江浙,更别说中国了。个人觉得很奇怪,当初小鬼子对台湾和东北占领的时间最久,对上海的占领也很长,但是这三个地方最亲日,费解?在现行体制下,谁当老大都不是自己说了算。上海人总是把自己区别于其他中国人,但是上海是中国的。等为了钓鱼岛开战,殃及上海时,有本事别跑,那时候看自己是老几!
作者: dawpark 时间: 11-9-2012 17:38
顺便说一句,如果上海是老大,能来澳洲的、能来南澳的可能连老大的“小喽啰”、“小赤佬”都算不上。就不要在那里“狐假虎威”了。
作者: qwqwqwqw 时间: 11-9-2012 17:46
还是那句话,, 上海 是上海,
上海人 ,,,,,,,,,,,,,,,,,,,,,,
作者: 无敌小小宇 时间: 11-9-2012 18:37
ddddddddddd
作者: 四川人在阿德 时间: 11-9-2012 18: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yqwin 时间: 11-9-2012 20:44
dawpark 发表于 2012-9-11 16:58 
上海人是上海人,上海是上海。我们应该说事实,大多数人不喜欢上海人是事实,但是两江从明清时就是国家的财 ...
奉天是满清故都,其政治地位肯定比长春和哈尔滨高。但在张大帅和伪满时期,经济建设成就上还是长春和哈尔滨高一些。现在是不行了,东北也就这样了,父老乡亲们几十年辛辛苦苦,给南方的发展当踮脚砖了。最早东方巴黎这个词是形容哈尔滨的,后来改傍魔都了
作者: 大声呐喊8 时间: 11-9-2012 23:14


作者: samprasliu 时间: 11-9-2012 23:23
好吧,大家都热爱自己的家乡。
我一个上海人也热爱上海,逻辑上没错吧。我个人觉得上海以前也很好,现在也很好,只是各地涌入的人鱼龙混杂了些。。。
只要不用贬低某个地方来凸显自己家乡的优越,怎么都行。
东北的说东北好,西南的说西南棒,都很好啊~
可是看了这么多人的回复,都说上海人不好。。汗。。可能有的人甚至连去都没去过上海就盲目的BS上海人。。呵呵,随便吧。
作者: TVSET 时间: 12-9-2012 09:43
总体来说,上海人的素质比较高,上海老百姓守法,上海没有什么富豪,但平均收入比较高。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事情可以在上海做到,在中国其他的地方非常困难,比如说计划生育,比如说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化建设。
以前日本和苏联给东北留下了强大的工业基础,但是现在一看就知道结果了。全国各地许多地方都出了超大的富豪,但是来自这些地区的人在上海被一视同仁,因为光靠几个人富无法提升整个地区,就象澳州人看我们中国人一样。
在上海,浙江人和江苏人的地位比较高,因为这三个地方几乎是三位一体的,而这个地方是国之根本。一般对上海意见比较大的地方,都是来自些经济欠发达的城市中有困难融入的人。来上海打工的人总体水平比较高,上海的血汗工厂很少,所以打工者技术人员居多。
作者: ken001 时间: 12-9-2012 09:49


{:11_553:}{:11_553:}{:11_553:}
作者: Aussborn 时间: 15-9-2012 00:34
任何受过小学教育的人 到淮海路边站个两分钟 都能看到贫富差距有多大
作者: johnson.fz208 时间: 15-9-2012 01:37
地域歧视贴......
作者: daynight1111 时间: 15-9-2012 10:18
lz以前是干导游的吗?还是度娘上多了?
作者: ddyy987654321 时间: 15-9-2012 21:22

作者: 卡卡西 时间: 15-9-2012 22:34
上海也就那样,刚从那里回来的飘过。。。
欢迎光临 AdelaideBBS.com_阿德莱德中文网_南澳华人论坛_阿德莱德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AdelaideBBS.com中文网 (https://adelaidebbs.com.au/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