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就产生了建一个英文群的想法来实现共同提高英文水平。因为大家一起学习提高,积极性也会调动起来,同时互相也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何乐而不为呢?在这群里,希望大家能够尽量多用英文交流吧,说实在的,我觉得口语,听力,写作,和阅读是紧密相连的。就好象为什么小学,初中时每次上课前要读英文课文和生词,而且要读出声的道理。因为科学证明,要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就必须调动眼睛,耳朵,口和手的功能。如果光看,就只利用了10%(记不太清了)左右的功效,虽然这群基本上只能实现打字,但我觉得也会受益不小,因为除了在英文聊天时,大家可以互相纠正一些生词,语法的错误等,还可以将功课遇到的一些英文问题post到群内,待人解决。另外现在很多人雅思中最大的难题不是写作吗?所以其实在群内交流时,即可以训练了口语和写作中的ideas,而且还能逐渐将口语化的东西转化成 professional english,这不管在assignment中或者到了公司写的报告都是很重要的。单纯的日常交流能力还是不够的。
确实,我也想到过种种的潜在问题, 比如说人太多变得杂乱,或者是有人被忽略等等。 但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是难以避免,同时又可以避免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打个比方吧,要两个中国学生在商店买东西,对着同样的shop assistant,受到同样的待遇。一开始对方主动友好的打了声招呼,并且说了说今天的天气很好啊,不是嘛?接下来呢,假如第一个学生,被中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因为觉得说英文很尴尬,再加上很被动的态度, 结果就回了一句"yes or no",那对话就到此结束。而第二个学生,愿意接触不同的文化和人, 化被动于主动,以幽默的方式回了一句:“yep, I totally agree, isn't it a bit too cruel for you to be kept working?" 那这效果就很不一样了,恭喜了,因为爱开玩笑的老外10有8,9的会兴致勃勃的跟你继续对话,那口语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同时又了解到更多当地的信息和文化习俗。
上面举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在一个群也好,社会也好,很多时候大家的机会是平等的,就看你愿不愿意,会不会把握住,然后willing to make the first step.这点很重要,难道你还天天盼望着lecturer打电话问候你哪道题不懂了不成?omg,GGMM,这不是在中国,不再是挤牙膏的教育方式。在澳洲的社会跟中国挺不一样的,所以个人就需要适当的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观点等;当然不是叫你改变成另外一种人或什么的,做自己的同时尽量去迎合一些西方的教育制度和生活方式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