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elaideBBS.com_阿德莱德中文网_南澳华人论坛_阿德莱德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AdelaideBBS.com中文网
标题:
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
[打印本页]
作者:
emo527
时间:
26-9-2010 09:52
标题:
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
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有一次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
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读书。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中国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你12岁那年,如果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结果当然就是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
可是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他说:“如果我不出来,3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在他拼搏奋斗的生涯中,他肯定不止一次地想过他的父母,也想过有一天终于和父母相守在一起。但世事不如人意,蓦然回首,父母已经离他而去。从此,人生无论怎样辉煌,终究无法弥补父母已经不在的遗憾。
我想起了前不久从美国归来的一位朋友。接到他的电话时,我颇感意外。因为这位朋友远在美国,想在国外定居,父母也很支持,工作学习都很顺利,我们都以为,他在美国定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有好多人不是都想方设法跑到国外去吗?
可到了决定的关头,他犹豫了。这些人在国外,看着朋友们来回奔波于美国中国的,这回有朋友的母亲病重了,这回又有朋友的父亲去世了,要回去奔丧了。回来后,朋友们都长吁短叹的,后悔不已。并且出现了很多很多的“早知道……,早知道……”这种情况让他战栗不已,跟着也有了电话恐惧症,害怕听到来自国内的电话,特别是家里的电话,恐惧一直围绕着他。虽然父母也很支持他在美国定居,但是父母单独留在国内,的确也是很令人担心的。思前想后,他下了个大决定,回国!美国的朋友们都出乎意料地支持他,希望他别重蹈覆辙,好好地陪父母走完最后的人生道路!于是他回国了。
回国后,他在城里上班,父母在离城不远的郊外居住,过着田园般悠闲的生活。他每天都回家吃饭,周末一般没什么活动也呆在家里,陪父母聊天,下棋。某一周末,朋友们约他出去玩,时间是两天一夜的周末,说“你天天回家陪父母,和朋友们都聚会少了,一直呆在郊外多闷啊。走,去好好地玩他个天翻地覆,父母少陪两天没事的”他拒绝了朋友,淡定地说:“父母老了,他们不会一直在原地等你的!他们一辈子在等你,等你出生,等你长大,等你上学回家……现在等你下班回家吃饭,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呢?”说完后就回家了。他所不知道的是,那天的聚会没办成,朋友们都马上赶回家了……因为,父母不会在原地一直等你的!
看完后感慨万千,以前的辅导员曾对我说,她的很多同学博士毕业后离开香港去了美国,尽管有一些在学术领域发展的相当不错,但是,他们的心始终充满了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同学的父母年龄已经六十有余,但美国这边的事业有放不下,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就像头顶悬着什么东西时刻会砸下来。
很多人背井离乡,甚至远至海外,为了追求他们的梦想,追求事业有成,追求前途无量。总是想着等着自己有了钱一定好好的孝敬父母,想着买了大房子就一定接父母来住,想着忙过了这一阵子一定回家看望父母……然而,父母是不会在原地等你的。也许,等你有一天人生辉煌时,父母却已经离你而去了,让你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懊悔。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年少时不懂这句古语的含义,曾私下耻笑:为什么总要留在父母身边?曾经我很赞叹“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梦想去云游四方。
带着这个梦想,我们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乡,也真正离开了父母的身旁。曾经为自己能实现这一愿望而自豪,曾经为自己能走出家门而庆幸。殊不知世事艰辛,唯有离开家乡的人能体会到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次离去的结束意味着更远的离去,归期却不可知。回头再望,家乡是如此美丽,父母身边是何等温馨。
仔细再读: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觉其中的奥秘。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里仁》这一篇。意思是: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方,在这里是指方向,地方,处所。这句话要辩证地理解: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不知道我们是否算是“游必有方”呢?
每一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放一次大假,总是很晚才回去,又很早就返校了;即使在家里的一段时间,也是整天对着电脑,忙这忙那,搞东搞西,连和父母聊天的时间都没有。也许是真的忙碌,也许是习惯了漂泊,也许唯有父母能不挑剔我的所作所为……
每一次长时间的分别后,第一眼父母给我的感触是:父母又苍老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又增加了许多,身体已渐渐逝去,而逝去的光阴却无法再找寻了。
每次给父母打电话,父亲依旧再三叮嘱我:在外多注意身体!此刻,我深感——母爱、父爱如山!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中对"孝"的强调,一直是从情感意义上进行说教。孝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非物质的满足。切不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夜已深了,不知远在家乡的父母此刻是否依旧还在忙碌着或已睡下。
5059_200810211956351zi6M.jpg
(27.2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6-9-2010 09:52 上传
作者:
wulonglong
时间:
26-9-2010 10:12
看了LZ的贴,感触良多·············
作者:
钻石男女
时间:
26-9-2010 10:17
同感 同感 同感 同感 同感 同感 同感 同感 同感
作者:
钻石男女
时间:
26-9-2010 10:18
赚钱 走人
作者:
bob5366
时间:
26-9-2010 11:00
父母在,不远行~~
作者:
小骨头
时间:
26-9-2010 17:47
想回家......
作者:
AmyJia1
时间:
26-9-2010 19:01
{:4_175:}{:4_175:}
作者:
augusteve
时间:
26-9-2010 19:03
{:4_145:}{:4_145:}
作者:
vivi909
时间:
26-9-2010 19:14
是回去还是留下,,,纠结.......
作者:
bit
时间:
26-9-2010 19:58
纠结~~~~~~~~~~~~····
作者:
emo527
时间:
26-9-2010 21:14
不想为了钱离开家人,那样赚钱真的没意义
作者:
fiona81
时间:
28-9-2010 13:29
ding~~~~~~~~~~~~~~~~~~~~~~
作者:
adaliangying
时间:
28-9-2010 14:11
有感,但是我爸妈都不介意啦,都希望我自己过得好点啊。回去看他们,还成天说没有必要,回去没到2个多星期,都被骂得狗血淋头的样子。这次父母过来玩,3个星期又开始吵起来。所以我和父母最后结论是,有机会就见见,时间长了,都会看对方不顺眼。人总有一死,在所难免。如果真的不在身边,也没有办法。自己的生命还要继续。好像说得没有感情,不要骂我啊,个人观点。
作者:
mingyuedangkong
时间:
28-9-2010 14:30
yes, true. i go back very often, but not as often as i wanted.
作者:
阿德首家车行
时间:
28-9-2010 16:25
纠结~~~~~~~~~~~~····
作者:
emo527
时间:
11-11-2010 04:32
记得小时候学英语的时候有学过一个句式叫作no...no...
就是想表达没有这个就没有那个的一个短语.
我想说的是
no family, no everything
no parents, no me
真的,他们老了 :(
作者:
YouYouWu
时间:
11-11-2010 07:18
父母不可能陪伴你一辈子
作者:
emo527
时间:
14-11-2010 16:39
不是他们陪伴我们,而是我们陪伴他们,懂吗. 你老了准备怎么过呢?
作者:
yun891125
时间:
16-11-2010 02:33
林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在
作者:
philipelva
时间:
16-11-2010 10:43
{:4_117:}{:4_117:}
作者:
jinhua-anne
时间:
16-11-2010 11:31
好好珍惜能孝敬父母的机会
作者:
卡卡咯哇依
时间:
18-11-2010 01:44
我会回家的---恩恩
作者:
467711977
时间:
18-11-2010 14:53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565668049
时间:
6-2-2011 22:34
很想家,很想
作者:
Together
时间:
8-2-2011 16:23
{:4_153:}{:4_144:}
作者:
michaelfan
时间:
8-2-2011 18:13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欢迎光临 AdelaideBBS.com_阿德莱德中文网_南澳华人论坛_阿德莱德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AdelaideBBS.com中文网 (http://adelaidebbs.com.au/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